儘管朱由校此時對政務不是太關心,不過他也知道這件事情的重要性。
這就意味著遼東基本已經平定了。
而且聽說寧遠伯已經繼續出兵攻打寬甸了,相信不久後丁有捷報傳來!
畢竟平定遼東可是萬曆、泰昌兩位先皇的遺命。
雖然努爾哈赤已經身死,不過老奴的骨灰已經被帶回,這也算是可以告慰先帝的在天之靈了。
很快朱由校就去太廟向列祖列宗報告這個天大的好訊息。
接下來的重頭自然就是有功將士的封賞。
類似這種大捷,兵部、內閣甚至是司禮監都會有相應的封賞。
不過目前最主要的還是寧遠伯李獻忠同監軍魏良卿的封賞。
在魏忠賢的授意之下,兵部提出的方案是寧遠伯李獻忠晉封遼國公,監軍魏良卿封肅寧侯,兩人皆是世襲罔替。
不過內閣首輔韓爌還是認為國公之位不可輕封,內閣認為寧遠伯李獻忠晉升寧遠侯;原本他都覺得不應該給魏良卿封爵,不過想想不封魏忠賢肯定不會善罷甘休,最終發還是同意封魏良卿為肅寧伯。
正當他們爭議不下的時候又傳來了明軍攻克長奠等五堡,包圍寬甸堡的訊息以及“大金可汗”阿濟格的《請降書》。
阿濟格願意取消汗位,接受大明的冊封,並從此歸降大明!
李獻忠這明顯是做了兩手準備,朝廷準降,他就接收阿濟格的人馬。
朝廷不準降,他就繼續在寬甸堡耗著。
本次白蓮教發動起義實屬突然,目前情報司雖然已經將情報點鋪設到了大明的兩京十三省。
當然更多的是一些重要的大城市,還沒有普及到鄉村和小城。
雖說此前情報也有提及白蓮教活動,不過誰都沒有想到會直接演變成一場如此聲勢浩大的起義!
而且李獻忠前世對這場起義也沒有啥印象,所以同樣將李獻忠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不過此時朝廷在山東的官軍大敗,賊寇的做大正好有利於自己。
他也就藉著自己二兒子李世祖的出生回到了京城的寧遠伯府。
不得不說哈齊婭的肚子還是很爭氣的,一連為李獻忠誕下了兩個嫡子,這正宮的位置更是坐的穩如泰山!
李獻忠知道魏忠賢此時有求於自己,也就開門見山了。
李獻忠說道:“為了遼東的長治久安,還望魏相可以勸說陛下效仿黔國公沐家世鎮雲南的先例,賜我李家永鎮遼東。”
魏忠賢沒想到李獻忠的胃口居然如此之大!
他皺起了眉頭說道:“此事頗為難辦啊,咱家替寧遠伯請封遼國公,尚且遭到內閣的全力反對,風何況是永鎮遼東?”
李獻忠則是拿出了2沓田契,笑著說道:“這是遼東的20萬畝良田,魏相不必操心,這些田莊自然會又人打理,每年會將經營所得的銀兩送到肅寧。”
魏忠賢心想李獻忠好大的手筆,就算遼東的田畝便宜一些,這20萬畝估計也要價值200萬兩左右。
而如今遼東的邊患已平,這些土地估計還會升值。
他笑著說道:“寧遠伯客氣了,那咱家就盡力一試!”
感謝各位書友月票、推薦票、追訂支援!
感謝書友“海上野風”的打賞以及“看到啥時候就想懟”、“萬古雲霄一我在”、“20170218214341722”、“23021202611418”、的月票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