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眾人紛紛推薦李獻忠為勳貴們的領袖,帶領大家一起發財!
李獻忠說道:“諸位的好意,令獻忠十分感動,帶領大家一起發財是獻忠的份內之事。不過論資歷和聲望,英國公張維賢才是我等勳貴的代表,獻忠自然是唯英國公馬首是瞻!”
於是他對著張之極說道:“我們勳貴不能再是一盤散沙,任由那些文官拿捏了,還請英國公替兄弟們掌舵。”
張之極用有些埋怨的眼神看著李獻忠,心想伱李獻忠將眾人的火給拱了起來,到頭來你自己不出面,把這個鍋扔給我英國公府。
不過此時他也無法拒絕,這種時候勳貴的確需要一個領頭人,非英國公張維賢莫屬。
正當勳貴們在“天上人間”團結起來,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
以首輔方從哲以及東林黨人為首的大明文官集團,也正在東安門外上演著他們的戲碼。
這次“下毒事件”涉嫌謀害太子,觸碰到了所有文官的底線,幾乎是捅了“馬蜂窩”。
這次文官們可謂是精英盡出,“齊楚浙”三黨的領袖內閣首輔方從哲,兵部尚書熊廷弼,刑部尚書李志;以及東林黨的骨幹吏部侍郎劉一景,吏部主事周順昌,都察院僉都御史楊漣,巡城御史左光斗正帶著數百名官員浩浩蕩蕩的跪在東安門前。
有“撞棺侍郎”之稱的劉一景又一次抬著他的棺材來到了這裡。
對於文官們的闖宮,東安門的禁軍護衛早就是見怪不怪了。
幾乎每隔幾個月文官們就要到這裡來鬧上一鬧,有時甚至是一個月來鬧上幾次。
不過這次的規模之大,重新整理了之前的記錄。
周圍圍觀的百姓也是人山人海,畢竟看錶演你還要給賞錢,在這裡是白看戲。
一開始還好,只是“一哭二鬧三上吊”的傳統戲碼。
這些文官們邊哭邊高喊:“請求陛下,務必嚴懲兇手,揪出幕後主謀,給大家一個交待。”
可之後的風向就變了,一群情緒激動的文官開始闖宮了,甚至還擼起袖子聲稱“要用自己這把老骨頭去給太子守宮,保護太子不受到奸人的陷害。”
越來越多的大臣開始站起來衝擊宮門。
守衛們小心翼翼地拔出了佩刀,守門的將軍高喊道:“請諸位保持冷靜,私闖禁宮可是死罪,還請不要為難末將!”
這群東林黨也是闖宮的老手了,他們每一次都裝作悍不畏死的往這些禁軍守衛的身上撞,但每次都能很準確的避開刀刃的位置。
雙方都已經搞出默契來了,遠處看起來文官們不斷地衝擊宮門,聲勢一波大於一波,可就是衝不進去。
這時劉一景說道:“方首輔,如果我們再同以往一樣,只是在宮門前鬧一鬧,造出一點聲勢來恐怕不成啊!”
“據說現在陛下身體抱恙根本就出不了乾清宮,後宮的一切都是妖妃鄭氏在掌控,可能陛下根本就聽不到我等的心聲!”
“為今之計,我們只有真的闖進宮門,才能讓陛下知道真實的情況!”
方從哲知道劉一景說的不無道理,可真的闖入宮闈這可就是逼宮了,性質就不一樣了。
萬一到時候陛下震怒,直接拿下自己這個內閣首輔,這可就便宜東林黨了。
正在他左右為難之際,只見崔文升帶著一批禁衛來到了東安門。
他是來傳鄭皇后旨意:但凡有擅闖內宮者直接拿下治罪。
原本眾人就十分激動,一看到內侍崔文升,不知道誰先高喊了一句:“這個崔文升就是妖妃鄭氏手下的第一爪牙,他前來東安門肯定沒安好心!”
這下文臣們可算是徹底炸鍋了,然後又有人喊道:“這個崔文升就是毒害太子殿下的主謀!”
於是憤怒的大臣們衝了上去,聲稱要打死崔文升,直接為太子殿下討回公道!
崔文升一看苗頭不對,這些大臣完全是衝著自己來的。
於是他趕緊命人開啟東安門跑回宮內。
百官們看到宮門開啟了,更是像打了雞血一樣,玩命地往裡衝。
最終百官猶如決堤的洪水般,衝破了堤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