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他說道:“親愛的寧遠伯,我一定盡力幫您解決困擾您的技術問題,你有何需求但說無妨?”
李獻忠直接說道:“除了火炮同火槍的技術外,我還想要船,西班牙蓋倫船。”
西班牙蓋倫船一般有4桅,前面兩桅掛欄帆,後兩桅掛三角帆。
一般標準長度為46米55米,排水量3001000噸,有幾層統長甲板,尾樓很高。
最大的大型蓋倫船尾甲板有7層,排水量有2000噸,吃水達8米。
其實現在西班牙蓋倫船已經有一點落伍了,目前風帆戰列艦還沒有成型,英格蘭的輕型蓋倫船其實更適合海戰。
不過暫時英格蘭的戰艦還沒有出現在東亞。
而比較成熟的西班牙蓋輪船,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目前的主力船,可以作為商戰兩用型,還是相當有用的。
湯若望被李獻忠的想法震驚了,他說道:“親愛的寧遠伯,造船可是一項複雜的工程,請恕我愛莫能助!”
李獻忠說道:“本伯當然不是讓湯執事來替我造船,我的意思是我需要西班牙蓋倫戰船,買二手的也可以,當然最好能搞到圖紙,還有我需要一些有經驗的造船工人。”
湯若望著實被李獻忠嚇了一跳,造船他是絕對沒有這個能耐的。
於是說道:“如果只是二手的戰船和圖紙,只要您能出的起銀子是絕對沒有問題的,有經驗的船工我也可以幫您在澳門聘請。”
李獻忠也不願意花冤枉錢,大明水師的戰船是不少,光種類就有幾十種。
可這些白嫖的戰船實在太小了。
小型戰船主要是蒼山船,全船37人,水手4人,戰士33人,編三甲,第一甲佛郎機與鳥槍,第二甲冷兵器,第三甲火器。
裝備千斤佛郎機火炮2門,排水量約為40噸。
中型戰船是海滄船:乘員53人,水手9人,戰士44人,分4甲。
裝備千斤佛郎機火炮4門,排水量約為80噸
大型戰船為福船。
大趕繒船船長36米多,寬7米左右,24個船艙,可載重1500石。每船配水手、船工30餘人,水兵80人。
可以裝備千斤佛郎機火炮24門,滿載排水量大約240噸。
但是這240噸的噸位,面對動輒七八百噸,甚至上千噸的歐洲武裝商船,完全沒有戰鬥力。
所以李獻忠才會不惜血本去鎬西班牙蓋輪船。
說實話福船的話在遼東和朝鮮海域是夠用了,但是以後若是要出擊日本,下南洋是完全不行的。
所以李獻忠必須要未雨綢繆,起碼先搞兩條500噸級的西班牙蓋倫船鎮鎮場面,不然他很可能連盤踞在大明南方的那些海盜都打不過。
畢竟造船是一件十分消耗時間的事情,就算再快估計也要1年左右才能將大型戰船造出來,還不算修建船塢,船廠的時間。
現階段買兩艘現成的主力戰艦還是很有必要的。
搞定了湯若望之後,他這個駐朝總督也該去王京會會朝鮮王了。
最終李獻忠放棄了所有的小船,而是選擇了25條大型福船。
雖然從資料上來看滿載排水量240噸的福船並不大,但當這些戰船出現在李獻忠面前的時候也是十分壯觀的。
巨大的船身,數層樓高的巨大主帆,在港口中還是顯得十分壯觀的。
福船的標準配置是每條船30名水手80名戰兵,不過朝鮮附近暫時也沒有啥海戰,李獻忠果斷的削減了戰兵的數量,帶著兩千水師向營口進發了。
隨著一聲令下,船錨被拉起,船身開始緩緩移動,一艘艘巨大的福船井然有序地離開了港口。
天津距離營口大約是250海里的距離,騎兵需要六七天的時間,不過走海路兩天後他們就抵達了營口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