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論,在這方面他是不如諸葛亮的。
另一邊,諸葛亮也看見了策問的題目,他微微一笑,在胸有成竹之上又加了一重運籌帷幄於千里之外。
此次科舉,穩了!
一個月後,萬眾矚目的文科科舉終於放榜了。
貢院門前人聲鼎沸,從三甲,到二甲,再到一甲,一張張榜單懸在空中,被無數雙眼睛看到。
“新科探花,司馬懿!”
“新科榜眼,龐統!”
“新科狀元,諸葛亮!”
三個名字被萬人呼喊,很快就傳遍了長安城的大街小巷,被無數人所知。
司馬懿雖然年輕,卻沉得住氣,正老神在在的坐在家裡看書,根本沒去貢院看成績。
直到去看榜的下人回來稟報,說了狀元、榜眼、探花的名字。
“只是探花?”司馬懿微微皺眉。
他沒去看榜,一是性子使然,確實沉得住氣,二是他很自信,這次自己絕對能高中狀元。
因為他父親司馬防雖然不是內閣丞相,但卻是身居高位的內閣大臣,為京兆尹,執掌大漢京畿之地。
而且當今朝中權勢最大的曹丞相,就是他父親當初扶持起來的。
所以,他父親有資格參加內閣的重要會議,每次回來後也常常與他談論一些並非機要的事情,培養他的決策能力。
可以說,他對大漢籌備西進之事十分熟悉,並且也做了推演,早有自己的想法。
和其他同屆考生相比,這次的策問無疑是給他送分的。
但沒想到,他竟然只是第三名的探花。
司馬懿想不明白,這個此前毫不知名的諸葛亮,還有什麼龐統,成績竟然都能在他之上!
會試之前,他在父親那裡聽過諸葛亮的名字,說是曹丞相要找的人,但當時並未在意。
“也不知他的西進之策如何?”司馬懿陷入沉思,經過短暫的吃驚和失落之後,他又恢復了平靜。
不知過了多久,他父親司馬防領著曹丞相府上的陳群過來了。
“父親,長文兄。”司馬懿起身行禮,陳群雖比他年長一些,但卻是同輩。
陳群笑著說:“仲達,恭喜了。”
司馬懿面色平靜,只說了兩字:“多謝。”
陳群知道他是這個性子,也不驚訝,又笑道:“上次丞相請你去做事,你忙於科舉未去,如今科舉成績出來了,正是建功立業的時候。
對了,丞相對你寫得西進之策,可是大為讚賞。”
司馬懿沒再拒絕,點頭同意了。
一旁的司馬防並未說話,臉上卻露出了一些笑容。
知子莫若父,他最清楚自己兒子的本事,司馬仲達有丞相之才也。
……
科舉之後,位列一二三甲的進士就有資格入仕做官了。
他們可以聽從朝廷的呼叫命令,也可以自己選擇為朝中哪一派做事。
但除了一甲的狀元、榜眼、探花,大多數進士都是聽從調令,而非自己選擇。
這邊,司馬懿得到了曹丞相的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