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也不是。”
“只是,老奴覺得殿下說的似是也有些道理。”
“殿下固然征戰十年,但年歲輕資歷淺,恐怕難以服眾。”
“若讓他去將才科,顯然要比帥才科更好。”
他直看著李世民道:“而且如若讓李勣李將軍擔任帥才考官,似是要比殿下更合適。”
“這我也知道。”
“但有些事情,不就得一點點的積累麼?”
“讓他有了第一次,才會有第二次,以後方才有更多。”
“再者說,他怎麼就資歷淺了?”
在李世民看來,自己的兒子那是十分的優秀,而且你說他年輕可以,但絕對不能說他資歷淺。
“縱觀歷朝歷代,有太子或者有幾個將軍是在八九歲時就上過戰場見過生死的?”
“饒是李道宗,李靖,李孝恭他們也是不行吧?”
“而這也就更別說,十一二歲就陣斬敵軍將領了,這恐怕也就我的兒子能做到吧?”
“他都如此優秀了,讓他跟那些老將一起去帥才科當考官,怎麼了?”
“難道還有誰能說出什麼話來?”
李世民昂首道:“或者說,這樣的資歷,還不夠讓人信服嗎?”
聽聞這番話,周公公也是剛剛反應過來。
李承乾雖然年紀小,但這傢伙的履歷可是相當的豐厚的。
而且他在軍中的影響力,甚至要遠超過一些老將。
畢竟,軍中計程車卒也多數是新人,老將們的傳說是他們聽見的,而李承乾的神蹟則是他們親眼看見的。
所謂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傳聞在一定程度上來說,那可遠遠比不上親眼所見啊……
而周公公直朝著李世民拱了拱手,道:“陛下恕罪,老奴多慮了……”
“這不是你多慮,是所有人都會有這個想法。”
“畢竟看人這東西,首先想到的就是對方的年紀,而不會考慮其他的。”
李世民輕嘆口氣道:“但你得知道,我們已經老了。”
“程懷亮,長孫衝,高至行,李崇義,尉遲寶琳乃至秦懷道,李震蘇慶節,柴哲威等等,他們都是即將接手這個時代的年輕一輩。”
“而我們這些老傢伙早晚都要退出歷史的舞臺。”
“新的歷史也是要交給這些年輕人去創造。”
李世民輕嘆口氣,道:“所以,我們安心看著就好,沒必要想那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