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
因武舉的召開,天下目光盡數匯聚於此。
由於武舉考試相比於科舉來說,性質較為特殊。
所以時間也相對於科舉來說要長一些。
武舉的考試時間為五日,第一日上午進行的是射術比拼。
其中無外乎,騎射、步射、平射等科目。
這幾項科目都是平平無奇,自己做自己的就行了。
憑藉誰中靶多,環數多來擬定成績。
排名前十的則要進行一場加賽,決出射術前三甲。
下午,則要進行體能、負重的比拼。
與射術科目一樣,成績完全按照當時考生的發揮來定。
而與射術不同的,則是這一科目直接要評定出前三甲。
與第一日的單獨考試不同的是,第二日的考試,就是要人跟人之間,進行實戰了。
第二日,整日都會進行槍術比拼。
考生上擂臺,進行一對一的單挑,成績當天就能出來。
而第三日與第二日類似,進行的是跤術比拼。
也是一對一的上擂臺進行比拼,成績也是當天就能出來。
而最終將才武科評定成績,也會透過考生的綜合成績來判定。
至於第四日和第五日,這是要進行帥才武科的考試。
而這一科,相對於將才武科來說,顯然要更重要。
畢竟自古以來,都有‘為將者皆是謀略為先,武藝次之’這句話廣為流傳。
在軍中往往帥才比將才更加難得。
否則也不會分為兩日進行。
第一日要進行的是書面上的答辯。
四位主考官會聯合出題,考生要在一個時辰之內,回答完卷子上所有問題。
第二日則是根據第一日的成績,與考官面對面的對答。
考官出題也會軍事策略,孫武兵法等。
而之前也說過,兩科也並沒有高下之分,考生可以報考任意一科。
唯一的差別也只是考過了之後的分配就業問題。
當然了,朝廷也沒有特殊規定,每人可以限報幾科。
如果對自己有信心的話,直接報兩科,甚至是連會試一起報名都可以。
而李承乾這邊,在考題全部出完之後,也就沒什麼事兒做了。
畢竟,他負責監考的時候是在三日之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