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況在大唐如今的各行各業中,也沒有那麼多行業是需要人必須會讀書寫字的。
而李承乾自然也是知道這些人的心中所想。
他緩緩站出來,道:“既然魏大人已經開了口,不妨我也講兩句。”
“河間王,英國公……”
他緩緩回頭,看向李孝恭,李勣二人。
他直開口道:“二位都是我的叔伯輩,同樣也是朝廷的棟樑。”
“我且問二位一句,若是在行軍打仗之時。”
“你等手下的走卒皆是會讀書寫字的人,可會事半功倍?”
聽聞李承乾的發問,二人互相對視一眼。
“那是自然。”
隨後,李孝恭直開口道:“若微臣手下都是會讀書寫字的將帥,那不論是軍令也好,還是傳書也罷,都會方便許多。”
“河間王說的沒錯。”
一旁的李勣也點頭道:“如果我的兵都是會讀書寫字的,那在戰場上為我傳起軍令來,幾乎可以做到零差錯。”
在場的將帥可是太多了。
他們也太清楚一旦自己手底下計程車卒都會讀書寫字之後,能給自己帶來多大的幫助。
最起碼的好處就是李孝恭與李勣說的,在傳書傳令時的錯誤率會降低很多。
但也千萬別小看這個錯誤率。
在古代行軍打仗之時,將軍要協調的軍隊可不是一個兩個。
他們都是十幾萬人一起排程,而因為多數傳令兵傳的都是口信。
所以中間傳錯軍令,或者說是執行錯了軍令的情況筆筆皆是。
但如果所有人都會讀書寫字,那就完全不一樣了。
最起碼他們可以透過書信的形式,傳遞給所有人,讓所有人都知道精密的部署。
而李承乾聽聞了他們的話之後,也不著急說出自己的觀點。
他繼續問道:“那若伍長什長這類的中層將領,都是一些能看明白兵法戰策的人,又會如何?”
“當然是仗打起來更輕鬆,贏面也更大了。”
李孝恭直開口道:“就拿前幾年來說。”
“我曾處置了我手下一個犯了軍法的校尉。”
“但那時正在與倭國交戰,一時間我也找不到人頂替那校尉的位置。”
“最後沒辦法,只能我自己頂上去。”
“可若是我手下有一幫能懂得我佈置的兵法戰術的人,那這種事情就不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