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他發現水中似乎有東西正在向河馬靠近。
定睛一看,原來是一隻凱門鱷。看見那隻凱門鱷,陸遠反而停了下來。
凱門鱷悄悄的接近了河馬群,突然襲擊之下,順利的捕殺了一隻河馬幼崽。
就在陸遠以為事情已經結束了的時候。
突然,一頭比普通河馬龐大幾圈的雄性河馬發難了,一聲嘶吼,猛然向不遠處的凱門鱷發動了攻擊,傾盆大口狠狠咬向凱門鱷。
凱門鱷顯然沒有準備,被咬個正著。
在陸遠驚詫的目光中,凱門鱷居然被河馬一口咬成了兩截。
這個結果完全出呼陸遠的預料,雖然從河馬的資料上看,河馬擁有驚人的咬合力,但萬萬沒想到,它居然能到達一口咬死成年凱門鱷的程度。
難道這裡的河馬也出現了變異。
好奇之下,陸遠快速查詢起河馬的各種資料來。
原來河馬居然還是一種高度危險的動物,它的脾氣非常暴躁。
尤其是雄性河馬經常會主動攻擊各種動物,而且也其它猛獸不同。
其它猛獸攻擊其他動物主要是為了捕食,平時很少主動攻擊其它動物。
而河馬則完全不同,它攻擊其它動物,多數情況下都跟食物沒有關係。
在河馬生活區域內,也經常出現河馬主動攻擊人類的事件。
每年都有不少人命喪河馬之口。
不但如此,河馬這種非理性的動物,還非常講究地盤勢力,即使是在同一個河馬群內也經常發生瘋狂的打鬥。
每年都有不少的小河馬死於成年河馬打鬥引起的混亂之中。
那隻成年河馬一口咬死凱門鱷後,陸遠取出攝像機準備繼續觀察河馬群。
他想弄清楚這突然出現的亞馬遜河馬與其他地方的河馬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就在這時,他的攝像機突然捕捉到了一個奇怪的生物。
陸遠精神一震,他發現那是一條,體長大約8、9米的大型魚類。
外表看起來非常兇猛,身體極其強壯,頭部與頸部覆蓋著厚重且堅硬的外骨骼,它的背部顏色較深,腹部被遮住了暫時看不見。
這時,那條奇怪的魚,突然從水中躍出,一口咬中了河馬
河馬彷彿是紙糊的一般,被它輕而易舉的被咬成碎塊。
“這是,鄧氏魚?”陸遠在心中驚呼。
這條魚的外形看上去非常像是傳說中的鄧氏魚。
“這裡怎麼會有鄧氏魚的存在,它可是志留紀和泥盆紀時代的生物了!”
鄧氏魚是恐魚科的代表性成員,是已知盾皮魚家族中體型最大的成員,生存於3.6億至4.15億年前。
是志留紀和泥盆紀海洋的絕對霸主。在地球已知生物中,鄧氏魚擁有最大的咬合力。
鯊魚一直被人們視為海洋中最為兇猛的動物。但是與鄧氏魚相比,它就完全不夠看了。
一頭成年的鯊魚咬合力不過只有1頓左右。
但鄧氏魚咬合力卻高達5噸以上,是迄今發現的撕咬力最強的生物。
鯊魚來到它的面前,它一口就能將其撕成兩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