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陽,西園,以靈帝之時在這裡組建西園大軍而知名。
如今曾經短暫登上大漢舞臺的八支軍隊已經煙消雲散,曾經的西園八校尉已經各奔東西,這裡是張遼的起家之地,也是如今中護軍韓浩三千精兵的駐軍所在。
在雒陽城,羽林、虎賁、北軍五營、城門守衛這幾支兵馬還夾雜著段煨、張楊、劉備、曹操等諸侯和朝廷原本的舊部人馬,唯獨韓浩這支兵馬完全是張遼的舊部,與羽林、虎賁、北軍五營和城門守衛獨立分開,與臧霸分駐在四面八關的兵馬相合,一內一外,拱衛京師,是對心懷不軌者最大的震懾。
此番張遼討伐袁術之戰,調臧霸主力南下,只餘下韓浩兵馬,成為天子劉協和左將軍董承謀算張遼的最大阻力。
雨夜下,一支人馬直奔西園,正是董承派遣的越騎校尉王服和宋果、李赫兩個副將,帶著四五千兵馬,準備夜襲西園,拿下韓浩的三千兵馬。
西園本是皇家林苑,後來改建成軍營,只是作為駐軍之地,並沒有堅固的防禦,但即便如此,董承仍不敢大意,派遣過來的軍隊除了他嫡系三千人馬外,又憑天子詔書從羽林、虎賁、北軍和城門守衛東拼西湊調撥了兩千兵馬協同作戰。
當然,董承只是從幾支軍隊中調撥尋常士兵,卻不敢讓劉備、關羽、張飛、鮑信、段煨這些將領過來,唯恐出了變故,畢竟張遼的影響太大了,董承並不完全信任這些遵從天子詔令的將領,而從他們手下調撥兵馬,一來是協同作戰,二來不無絕了這些將領退路,讓他們遞投名狀之意。
西園距離雒陽不過二十里地,但在這暴雨夜裡,五千兵馬踩著泥濘行軍極為艱難,又沒有火把照明,走了兩個半時辰,直到後半夜才抵達西園,此時雨勢已經小了很多,但一眾將士又冷又累,士氣低落之極。
正是上頭一句話,下面跑斷腿,董承認為雨夜適合掩人耳目突襲,他一個命令,卻苦了將士,冒雨夜行十餘里,自己人先垮了下來,哪還有精力作戰!
這不是幫著敵人以逸待勞嗎?下令的該不是敵將吧?該不是讓我們故意去送死吧?將士無不在心中大罵。
王服、宋果、李赫幾個將領也察覺到了問題,宋果抹著臉上雨水向領頭的王服道:“王校尉,連夜冒雨行軍,將士們又疲又累,還有不少落伍的,要休息半個時辰,否則攻進西園也是必敗。”
王服沉聲道:“我等疲累,那些西園守軍卻猶在睡夢之中,比之我等更是不如,這雨不知何時能停,休息下來只會更累,須要立時行動,李將軍,宋將軍,攻入西園後,汝二人帶兵速速掌控軍營,繳械,反抗者斬,吾自帶本部兵馬去見韓浩,傳天子詔書。”
這是董承早就謀劃好的,先假傳張遼戰死訊息,而後以詔書解除韓浩兵權,若是韓浩奉詔,就能輕而易舉掌控這支兵馬,若是韓浩不奉詔,那就以誅殺逆賊的名義誅殺韓浩,掌控甚至血洗西園。
一炷香後,大軍抵達西園門口,西園門口沒有守衛,王服氣勢洶洶,一聲令下,大軍破了大門,衝入西園,宋果與李赫帶兵直奔西園軍營,王服則直接奔向中護軍韓浩住處。
一個時辰後,王服、宋果與李赫三人坐在西園帥帳之中,面面相覷,從他們衝進來到現在,沒有發生任何戰鬥,關鍵是西園中沒有一個人!
他們本來以為有埋伏,但分兵小心翼翼的查探了一個時辰,搜遍了整個西園,仍是不見一個人影,韓浩與他的三千兵馬完全消失不見!
他們竟然撲了個空,彷彿鼓足了力氣的一拳打在了棉花上,讓王服、宋果與李赫三人分外難受。
如此一來,他們連夜頂風冒雨辛辛苦苦急行軍而來,何苦來哉!
王服氣的只想大罵,但他更關心的是韓浩的兵馬究竟去了哪裡?
該不會是區攻打皇宮吧?還是去攻打董府了?
王服一念及此,心中不由駭然,想要派人去雒陽城傳信或是分兵去雒陽,又怕半路中了埋伏被截殺,壞了大事,當即只能再次下令,命五千兵馬全軍立時返回雒陽!
五千士兵幾乎瘋了!
他們這一夜是在幹什麼?歡慶老天下暴雨嗎?
這是折騰人吧?各種罵詞在他們心中吼了無數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