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亥圍城,孔北海求援?”張遼愕然看著匆匆趕來的劉備,
“正是。”劉備沉聲道:“情勢緊急,吾已寫信告知田楷,當速速前去,不知賢弟……”
張遼腦海裡瞬間閃現出這段歷史事件,劉皇叔北海救孔融。
北海相孔融被管亥帶數萬黃巾軍圍困,危急之時託太史慈孤身出城求援於北海相劉備。孔融乃孔子二十世孫,名望極高,聞他求救於己,劉備受寵若驚,立時舉兵相救,遂解了北海之圍。而孔融又與陶謙交好,劉備因此進入了徐州牧陶謙的視野,此次援救也成為劉備後來做徐州牧的緣由之一。
不過張遼關心的不是這個事件,他看向了劉備身側落後兩步的陌生青年,相貌英武,卓爾不凡,毫無疑問,這個青年就是太史慈了,也是他此次來青州的挖人目標之一。
“賢弟?”劉備看張遼發愣,又問了聲:“賢弟可一併前去?”
張遼與鮑信對視了一眼,大笑道:“自當前去,我今領青州牧,討賊平亂本是分內之事。”
他如今正愁不知怎麼跨過齊國與北海國前去東萊郡,如今倒好,一個最好的理由擺在了面前,為北海相孔融解圍,田楷不會阻攔,孔融更不會有異議了。
正可謂瞌睡送來枕頭,張遼又如何不喜?
“青州牧?”劉備聽到張遼的話,卻是愕然不解。
張遼呵呵一笑,忙拉過鮑信:“兄長,此乃濟北相鮑信,字允誠,此番來助小弟定亂。”
鮑信的名望和實力皆在劉備之上,劉備見到張遼身邊之人竟然是鮑信,不由一驚,忙抱拳行禮:“平原相劉備見過鮑濟北。”
鮑信抱拳回禮:“劉平原不必多禮,某帶八千兵馬本助文遠討賊,今日正好一道向北海。”
“八千兵馬?”劉備先是一驚,隨即大喜,他與張遼不過四千兵馬,本來還有些勢單力薄,如今加上鮑信的八千兵馬,足以輕易擊退管亥,解北海之圍。
劉備身旁的太史慈也露出喜色。
張遼早已迫不及待,當即下令:“傳令,速速整軍,一刻之後,急行軍,向東……北海進發!”
“喏!”手下將士立時卻做準備,鮑信也傳令下去。
張遼看向了劉備身旁的太史慈,打量了一番,笑道:“敢問這位兄臺可是太史子義?”
太史慈不想眼前這年輕將領竟然一下子就叫出了他的名字,不由一驚,當即抱拳道:“不知閣下尊姓大名,因何認得太史慈?”
劉備心中也詫異張遼竟認得太史慈,轉看太史慈,道:“子義,此乃備之結義兄弟張遼張文遠,朝廷所命徵北將軍、並……”
不想他的話剛說了一半,史阿匆匆過來,面上猶帶驚異之色,遞上一卷錦帛:“主公,關中傳來天子詔令。”
劉備、鮑信等人幾乎同時看向了張遼手中的錦帛,天子詔令?
張遼也是一怔,他看了一眼史阿驚異和欣喜的神色,當即開啟了詔令,目光一掃,也不由愕然,搖了搖頭,將詔書給了劉備。
劉備整了衣袖,恭謹的接過天子詔令,仔細一看,失聲道:“賢弟領青州牧?!”
張遼嘆道:“我先前便得知關中李傕、郭汜算計於我,想要將我發來青州兇險之地,故而趕來青州先查探情況,不想而今詔令果然下達……”
一旁的鮑信看了一眼,點頭道:“果真是天子詔令,令文遠兼領青州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