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慕武在信中的回覆看似滴水不漏,但後來據本在英國的情報部門瞭解到,在陳慕武之後,卡文迪許實驗室和劍橋大學,又陸陸續續招收了幾名來自中囯的留學生。
這其中最有名的應該是獲得了192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趙忠堯,不知道他們這些人是憑藉什麼進入到的卡文迪許實驗室當中去,是不是和陳慕武有關係。
從1923年陳慕武的橫空出世,到現如今的1928年,整整五年時間裡,本的情報機構只在仁科芳雄那裡獲得了零星的資訊,完全不夠對陳慕武這個人做一個全面的評判。
其間倒是還曾經使用威逼利誘等各種手段,嘗試過讓陳慕武在1926年回國的過程中,“邀請”他到本進行講學訪問,可由於有更加重要的瑞典王儲需要接待,陳慕武訪這件事最終沒有了音訊。
再之後,在中囯國內收集到的有關陳慕武的資訊,就是他將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創立一所王子學院,專門為中囯人培養後備人才這件事了。
本來就對陳慕武很感興趣的本特W機構,在陳慕武宣稱自己要辦學之後,對他更感興趣。
這是由於中囯只出了一個陳慕武對本來說,沒什麼威脅。
可陳慕武想要培養出更多的中國學生來,就有些觸及到本人的逆鱗了。
一生十,十生百,百生千……
如果讓越來越多的中囯人掌握了先進知識的話,很不利於本國的進一步對華政策,對於他們這些情報人員來說,也是一大威脅。
於是本在仩海的幾家特W機關,經過研判之後一致認為,從王子學院的招生入手,是一個能夠接近陳慕武獲取情報的絕佳機會。
所以他們紛紛向上級機關作了報告,提出了要選派學生透過選拔考試,以中囯人的身份混入到這些去往王子學院的新生當中。
這些特W的首要目的,就是要去探明“陳慕武在斯德哥爾摩創立王子學院的動機究竟是什麼?”、“他的這番舉動,對整個大本帝國有沒有影響?”等等。
他們把這些資訊發回到國內的相應機關,使其對陳慕武這個人進行研判後,就地潛伏到陳慕武的身邊。
等什麼時候從國內傳來新的任務,他們又會重新被啟用。
陳慕武在辦學之初,早就已經想到過這一點。
本人對他感到好奇,或者是想要像仁科芳雄向卡文迪許實驗室推薦荒勝文策那樣派人進入到王子學院學習,這些都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情。
雖然打心眼兒裡反感本人這麼做,但因為要面向全國範圍內的適齡學生招生,不錯過任何一個可塑之才,所以陳慕武辦學校這件事又不能遮遮掩掩,而不得不大張旗鼓。
不過陳慕武很快就對這件事釋然,王子學院算是他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陳慕武在瑞典又有瑞典王儲和瓦倫堡家族的關係,為了安全起見,學校又將實行半封閉式管理。
哪怕學校裡面混進來幾個本人,估計他們也翻不起多大的浪花。
想當初,無論是從全國各地投奔到延城去青年人的數量,還是混跡在當中的各個方面的特W的數量,都比現在陳慕武在王子學院要接收的學生人數要多得多。
接收了那麼多魚龍混雜的人,延城那麼多年也沒出過什麼大事,他陳慕武又怕什麼呢?
總不能因為幾個可能會混進來的本人,讓自己費勁心裡忙裡忙外了這麼久的王子學院專案功虧一簣,到最後關頭擱淺。
所以陳慕武在交代給施汝為的招生細則中,只交代了報名的學生必須是中囯國籍。
至於是不是有別有用心的本人拿著假身份混入進來,也就隨他去吧。
本駐滬總領事和瑞典駐華公使見面,索要考試題目這件事,雖然是私事,可畢竟也是外交場合,施汝為並沒有出現。
作為這次選拔考試的主考官,他的心思全都投入到了即將要到來的考試當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