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聯合會應該是世界上各種各樣的國際化學組織當中,最正規的一個。
它在化學界的地位,基本上就和國際天文學家聯合會在天文上的地位差不多。
而且就像國際天文學家聯合會擁有選擇給星星命名的決定權那樣,國際純化學和應用化學聯合會,也擁有賦予一個新發現的化學元素的名字的權利。
雖然新化學元素的命名權,掌握在發現這個化學元素的化學家手中。
但是最終稽核透過化學家提交上來的這個新元素名稱,並將透過後的結果公之於眾,在全世界範圍內統一這個名稱,卻需要國際純化學和應用化學聯合會的出面。
這也是為什麼,陳慕武會把他的電報拍給瑞士首都蘇黎世的其中一個原因。
“IUPAC:
“我實驗室近日疑似發現了第八十五號新元素,請速派專業人士來斯德哥爾摩,對這種新元素進行檢驗,確認是否為第八十五號元素類碘,或者是其臨近元素的某種同位素。謝謝。
“斯德哥爾摩王子學院。”
請國際純化學和應用化學聯合會,派一位化學家來對五人小組在迴旋加速器上得到的這種新物質進行檢驗,也是陳慕武拍這封電報的第二個目的。
就像陳慕武在電報內容裡說的那樣,憑藉這五個化學門外漢的化學知識,其實是並不能分辨他們在迴旋加速器上轟擊得到的這種新物質,究竟是第八十五號元素類碘,還是在元素週期表上,在第八十五號元素附近的其他某種元素的同位素。
雖然陳慕武確實在鉍蒸汽的光譜當中發現了兩條新的譜線不假,可是就算是同一種元素,其各種不同同位素的光譜,也會因為原子核的質量不同而產生一些差異。
所以還是陳慕武一開始的那種想法,請一位在化學界有地位的化學家,對他們創造出來的這種新物質進行檢測,從而為確認這種新物質是第八十五號元素而做背書。
而陳慕武的電報末尾的落款處,沒有寫自己的名字,只是寫了斯德哥爾摩王子學院這個單位的名稱,也有他的一番深意在。
國際純化學和應用化學聯合會,其組織架構也和國際天學家聯合會差不多。
都是不接受個人會員的入會申請,只接受各個國家的化學家團體組織,以團體的身份加入到聯合會當中。
而中囯顯然還不是國際純化學和應用化學聯合會的成員之一,甚至中囯最早的化學家聯合團體,中囯化學會,在此刻都還沒有成立。
在這一刻,陳慕武倒是沒有因為他自己是個中囯人而感覺到各種不方便,他只是覺得國內類似的這種科學團體起步實在是太晚了一點。
中囯天文學會雖然很早之前就已經成立,可是在陳慕武發現黃帝星之前,中囯天文學會都不是國際天文學家聯合會的成員國之一。
以至於那一次陳慕武只能特事特辦,以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會士的身份,一邊向上申報自己發現了太陽系的第九顆行星,一邊敦促國內的中囯天文學會,趕快向國際天文學家聯合會打申請,儘快成為成員國之一。
陳慕武這次很想也像上次那樣,也敦促他們趕快成立一箇中囯化學學會。
可是又想到如果此事為國內拍電報的話,就又會和那幫不想打交道的人扯上聯絡。
思來想去,陳慕武覺得還是隻能做罷,他的主業還是物理學,在化學上只不過是玩票而已。
就算這次他不主動提出來,估計再用不了幾年,中國化學學會也就要成立了。
中囯人陳慕武和趙忠堯沒辦法以會員國成員的身份向國際純化學和應用化學聯合會拍電報,而考克羅夫特所屬的英國,還有小居里夫婦所屬的法國,雖然都是聯合會的成員國,但他們三個人,卻都不是各自國家的化學家學會當中的員,因此在理論上還是沒辦法在電報裡署名。
因此思來想去,陳慕武最終還是決定以斯德哥爾摩王子學院的名義拍電報。
收報人一定能夠看到,電報是從瑞典發來的,雖然可能沒聽說過王子學院這所剛剛建立的新學校,可應該是個人都知道,斯德哥爾摩是瑞典的首都,而瑞典剛好又是化學聯合會的成員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