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普頓教授,您真是費心了,多謝多謝。”
“陳主任,今天終於見到真人,這讓我再一次想到了我曾經在卡文迪許實驗室度過的美好時光。
“假如我當初晚來幾年的話,說不定還能和你一起從事物理學的研究工作。
“唉,如果真能是在卡文迪許實驗室裡發現成果的話,那麼有關伽馬射線論文的發表,也許就不至於像在美國時那麼坎坷了。”
說到最後,康普頓的臉上甚至還有些動容。
他到底是懷念自己的學生時光,還是遺憾成果被別人搶先發表呢?誰也說不清楚。
對康普頓表現出的想要和自己一起搞科研的態度,陳慕武本人沒有任何想法,他的小鋤頭也根本就不想揮動起來。
和哈勃不一樣,康普頓的基本盤完全就在美國國內。
而且老康家還是教育世家,康普頓的父親艾利亞斯·康普頓是美國著名的私立學校伍斯特學院的校長,他大哥卡爾,二哥威爾遜和他自己則都是從普林斯頓大學畢業的博士,是普林斯頓第一個一門三博士的家庭。
現在卡爾已經是普林斯頓大學物理系帕爾默實驗室的主任,也是美國物理學會(APS)的主席,未來還將成為麻省理工學院的校長。
而二哥威爾遜雖然沒涉及物理學科,但他現在是木材行業貿易協會的高管,未來也會擔任華盛頓州立大學的校長。
老三阿瑟,不是請坐的那個,而是康普頓本人,未來也會回到他出身的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當校長,最後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養老。
就人家康普頓家族在美國的這種根基,即便是陳慕武想把他給挖到斯德哥爾摩,就算把瑞典王儲從校長位置上踹下去,讓康普頓坐那個位置,他估計也不願意去。
再說康普頓才剛從名不見經傳的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進入到了美國物理名校芝加哥,還當上了冶金實驗室的主任,誰會願意去既是窮鄉僻壤又是學術荒漠的瑞典?
於是面對康普頓的這番話,陳慕武根本就沒往心裡去,甚至連客氣都不客氣。
他現在和自己的這位師哥結交,只不過是為了給自己在美國多找一條人脈而已。
至於嚴格遵守自己的承諾,不會輕易地去美國的陳慕武,要在美國的人脈有什麼用?
“康普頓教授,卡文迪許實驗室裡有一個跟著我做了好幾年研究的美國學生,羅伯特·奧本海默,不知道您是否聽說過?
“他是哈佛大學布里奇曼教授的高足,進入到劍橋大學以後,這次因為要寫博士論文,就沒跟著我們一起來義大利。
“將來如果他畢業之後回美國的話,希望您能多多關照一下這位卡文迪許實驗室的小師弟。”
誰說美國就不是人情社會了?
奧本海默還沒確定畢業之後的去向是哪裡,如果他不願意去斯德哥爾摩,而是也想像葉公超那樣在外漂泊幾年之後先回國待幾年,那麼和康普頓結交就是最好的選擇。
據說這兩個人未來的關係也很不錯,康普頓不但是奧本海默的精神導師之一,也是在前者的力薦之下,後者才得以被選中成為曼哈頓計劃的總負責人。
現在陳慕武把其中的一個介紹給另外一個,也只不過是加速了一下歷史的程序而已。
在包廂外等了很久的玻爾,左等右等,裡面的人就是不出來,他也就只好回到自己的包廂睡覺。
康普頓又在陳慕武這裡聊了很久才散場,一夜無話,第二天早上,火車就已經停靠在了米蘭火車站的站臺。
工作人員把他們的幾節車廂和準備繼續南下羅馬的列車分開,不久之後又新來了一列火車頭,繼續踏上了北上科莫這最後一段旅程。
祝大家中秋節歡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