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里夫人沒能見到戰爭的爆發。
伊蕾娜在戰前就因為肺結核的原因在法國的鄰國,號稱永久中立的瑞士療養。
在戰爭爆發後,她又把兩個孩子給帶了過去。
她的丈夫弗雷德裡克則是一直留在了法國,積極參加法國抵抗運動。
還和他的老師朗之萬一樣,也成為了法共的成員。
問題就出現在了弗雷德裡克的這個法共身份上。
在戰爭期間,大家相安無事,齊心協力抵抗卐。
但是戰爭結束之後,法國人開始對這些共嗯黨人進行清算了。
弗雷德裡克被免去了大部分職務,到最後只保留了法蘭西教授這個職位。
而伊蕾娜更是被無端殃及,她在人生中第三次訪問美國,去參加反法西斯難民聯合委員會的會議時,因為她的丈夫是共嗯黨,不但被禁止入境,甚至還被拘留在了埃利斯島的移民管理局裡。
法蘭西的英雄和他的家人們,在戰後卻受到這種待遇。
那還不如直接把他們請到瑞典去。
有了陳慕武和約里奧-居里夫婦,居里夫人可以提前從實驗一線退下來,說不定身體狀況能得到一些改善,比原時空裡活得更久。
而約里奧-居里夫婦,也可以在更好的實驗環境下做實驗,說不定能比原時空做出更多的成果來。
聽完陳慕武對未來的描述,居里夫人捕捉到的關鍵一點是:“陳,你的意思是,你打算在未來的某一天離開卡文迪許實驗室,對嗎?”
“沒錯,夫人,我對未來確實是這麼規劃的。”
“我想不明白,瑞典人是給你下了什麼迷魂藥嗎?斯德哥爾摩那個名不見經傳的學院,究竟有什麼比卡文迪許實驗室更吸引人的地方?”
聽到陳慕武要離開劍橋大學,這對居里夫人來說,算是一個很好的訊息。
讓她高興的,不是競爭對手實驗室裡少了一名得力干將。
而是如果陳慕武給出瑞典比英國好的理由並不足以說服自己的話,那麼居里夫人就要考慮,勸說陳慕武到巴黎的鐳學研究所來。
這樣她既能獲得一個好幫手,又能讓自己的女兒留在身邊。
“他們有錢,他們很有錢。”
陳慕武回答當中的第一句,直接粉碎了居里夫人剛剛的幻想。
“瑞典王儲很希望能發展他們國內的教育事業和科技水平,但苦於找不到一個合適的領頭人。
“我和王儲殿下因為偶然的原因在巴黎相結識,又在斯德哥爾摩的頒獎典禮上重逢。去年冬天的時候,他就跟我說了這個想法,並邀請我去斯德哥爾摩出任這所學院的領頭人。後來他又介紹了瓦倫堡家族的人和我認識……”
陳慕武在一些微小的細節處做了不是亂編的改編,中心思想只有二點:
一,瑞典人很有錢。
二,陳慕武去那裡不僅僅是為了自己在科研方面更加便利,而且還能為他的祖國培養人才。
既有充足的經費,又有民族大義,這個條件加這個理由,實在是不容讓人拒絕。
而這也恰恰是最能吸引居里夫人的兩點理由。
居里夫人成名已久,而在一戰之後,她那被侵佔已久的波蘭,也算是在一定程度上獲得獨立,成立了波蘭第二共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