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完全沒有想到,自己很快就會和上述人物中的幾位產生聯絡。
……
一月十號,陳慕武終於在打字機上敲完了德語論文的最後一個句點。
檢查無誤之後,他帶著兩枚封好的西式信封,在上班前走到離單位最近的中華郵政仩海總局火車北站支局,在櫃檯辦妥了寄信業務。
兩封信依然照舊,一封寄英國的《哲學雜誌》,一封寄德國的《物理學年鑑》。
顯然陳慕武還不知道《哲學雜誌》編輯部發生的那件狗屁倒灶的齷齪事,不然他絕對不會給這個狗眼看人低的白狗子期刊再投任何一篇稿件。
有人或許會問,為什麼他不向後世兩大頂級物理期刊《現代物理評論》和《物理評論快報》投稿?
拜託,在如今這個年月裡,前者根本就還沒有創刊,而後者的前身《物理評論》雖然已經發行了將近三十年,可眼下還僅僅是一本花旗醜國小期刊而已。
世界物理中心仍在歐洲,美國想要在理論物理方面沒有話語權,還要等到德國大範圍迫害猶太人,以及小鬍子閃擊波蘭,讓歐洲大陸的戰火重燃。
兩封信的郵資,加上寄掛號和快信的費用,一共花了陳慕武大洋一塊八角。
要知道就在今年,魯迅在天子腳下,首善之地的阜成門內西三條衚衕買了一座六間房的小院,也才花了八百塊銀圓而已。
2022年寄一封國際掛號信的開銷為:郵費六元,掛號費十六元,加在一起一封信攏共二十二元,九百封也才不到兩萬塊錢。
這點兒錢別說是邶京市中心,就是在房價最便宜的密雲平谷,甚至是燕郊,連一平米都買不起。
民囯時期大洋的購買力真是複雜,要不是親眼所見,陳慕武一個後世人怎麼也想不出,寄九百封國際信件的開銷,居然和買一座院子的價錢等值。
他離開郵局,拿著今天的報紙剛走進辦公室坐下,茶葉水還沒來得及泡上一杯,單位的門房就拿著一封電報闖了進來:“陳工程師,有你的一封信。”
這個門房早就把鐵路管理局內的每一名職員的名字和長相記在心中,為的就是能在平日裡給各位幫個忙跑個腿兒,賺些體己錢買酒喝。
陳慕武也深諳其中的門道,因而他從從外衣口袋裡摸出剛剛寄信時,櫃檯找回的兩枚一角銀毫,想了想又悄悄放回去一枚,放到了門房手上:“多謝你了,這個你拿著。”
“這怎麼好意思!”
“覅客氣!收下吧。”
“那就,謝謝陳工程師了!”
*****
【1】筆者注:我也不知道這些人裡哪個是可說哪個是不可說,因而省去了具體名單,有興趣的讀者大大可以去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