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鄉親們走這通道去高唐城,到了城下,我等會給鄉親們準備吃的糧食和禦寒的衣物。”
“在這高唐縣,你們可以不信任任何人,但一定可以信任劉備這個名字!”
“你們當中很多人,可都是跟官府簽訂過契約的,你們出借的糧食,都還在城中!”
“沒出借的也不要擔心,在這高唐縣,賊匪是不會救你們的,但官府一定會!”
“....”
華緝儘量用通俗易懂的話,來呼籲這群被裹挾的老弱婦孺。
在劉備當高唐令的這些日子,勤施仁政、走訪百姓,積累的聲望不小。
堂堂一個縣令,會親自到鄉間體察百姓疾苦,在這個官吏普遍腐敗的時代,如那渾濁汙水中的一股清流。
鄉民可不懂什麼政治,也不會去著眼天下,他們只知道誰才是對自己好的人。
“是劉的兵,我們有救了。”
“對對對,城內還有我的糧食,那是我借給官府的。”
“可惡的黃巾賊,老朽在家呆得好好的,非得將老朽驅趕。”
“劉一向愛民,肯定不會傷害我們的。”
“鄉親們,快走通道過去,有劉的兵在,就不怕黃巾賊驅趕了。”
“劉還替老朽挑過水呢,肯定不會拋棄我們不管的。”
“劉還替老婆子晾過衣服呢。”
“是劉的兵,俺娃兒有吃的了。”
“.....”
劉備這兩個字,在整個平原郡的鄉民之中,號召力還不夠。
但在這高唐縣,卻是鄉民之中少有能認同的清廉好官!
很快。
一個個的鄉民,開始向通道湧去。
劉備這個名字,給予了眾鄉民求生的意志。
不再慟哭,不再哀嚎,有的是緊迫、焦急,生怕腳步慢了,會被黃巾賊給追上砍殺。
“怎麼回事?”
“難道關羽逃回城了?”
後方的徐琦覺察到了不對勁。
按徐琦的想法,關羽看到有被裹挾的老弱婦孺,應該陷入一種不能進不能退的窘迫之中,這符合徐琦牽制關羽的意圖。
但現在,這些老弱婦孺直接沒有半點兒阻礙就過去了!
徐琦下意識的認為,關羽逃回城了。
否則又豈會讓這群老弱婦孺簡單的過去?
徐琦有些焦急。
關羽若真的逃回城,那這高唐城就很難攻下來了。
“該死的關羽,無膽鼠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