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
大量的黃巾老弱婦孺和被裹挾的百姓,蹣跚而來。
在見到嚴陣以待的官兵時,這些老弱婦孺眼中下意識的閃過一陣陣的驚懼。
螻蟻尚且貪生,更何況人乎?
沒有人真的願意死去。
倘若有一絲活下來的希望,誰又願意被徐琦驅使?
時也!命也!
前有官兵攔路,後有凶神惡煞的徐琦驅牛羊一般驅趕。
眾百姓的眼神,也漸漸變得絕望。
前進也是死,後退也是死,這世間還有一寸安樂之地嗎?
也不知道是誰開始哭泣,悲怨的氣氛開始漫延。
不過片刻時間,道口響起了一陣陣哀嚎慟哭,難以描繪的亂世悽苦之景。
“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華緝眼見這悽慘之景,不由心生感觸,下意識的念出鄭平曾經念過的詩詞。
這八百豪強私兵,此時也同樣心中不好受。
放在以前,這八百豪強私兵,也有一部分人有欺凌弱小的過往。
但認同了劉備的志向、感受了劉備的知遇之恩,這群豪強私兵的思想境界已經跟以往截然不同了。
看到這群哀嚎的老弱腐儒,八百豪強私兵對劉備匡扶漢室的壯志更有感觸了。
“擊賊!救民!玄德公之志,我等豈能忘卻!”
一個憤怒的青年兵長,怒目圓瞪,嘶聲吶喊。
“擊賊!救民!”
“擊賊!救民!”
“......”
不過眨眼瞬間,八百私兵的氣氛全都被調動起來。
何為仁義之兵?
得眾人之心,以圖不道,則不戰而知勝;以賢伐不肖,則不卜而知吉。
彼害之,我利之。
雖非吾民,可得而使。
關羽握緊了手中的偃月刀,喝令道:“子誠,接引鄉民過通道。”
華緝神色一凜,策馬向前,身後扛著“劉備”旗子的扛旗兵緊緊跟上。
而在華緝手中,則有一個簡單的擴音器物。
“奉平原相玄德公之命,告示鄉親。”
“賊匪兇惡,視鄉親如牛羊,有違天道。”
“我等奉平原相玄德公之命,特來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