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
鄭平策馬駐立,閉目養神。
自劇縣到高唐縣,鄭平率斥候十騎,一路倍道而行。
雖然途中有些驚險,但鄭平機警,都輕易的避開了。
高唐令,是劉備第一個正式擔任的縣令級正職,不是公孫瓚麾下的別部司馬、平原相以及陶謙任命的豫州刺史這種不由朝廷認可的偽職。
而是由朝廷正式任命的平原相陳紀親自委任的平原郡高唐令。
食漢祿,名正言順!
鄭平深知,劉備要立足青州,高唐令這個朝廷正職就不能丟。
因此鄭平才會在得到劉備書信的第一時間,就來高唐縣了。
鄭平雖然有“狂士”之名,但“狂士”不等於恃才傲物。
賢士,應當以務實為核心,而非追逐虛名。
既然見到了劉備的誠意,就不用再幾經試探了。
倘若去追逐虛名,讓劉備三顧而請,對於現在的青州局勢而言,那是在將青州兩百餘萬士民黎庶當成虛名的犧牲品。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若真如此傲慢,那鄭平跟清談高論的焦和又有什麼區別?
夏日炎熱的燥風,如火一般刮在臉上。
感受到地面一陣陣細微的震動,鄭平徐徐睜開了雙眼,明眸看向城門口。
只見一騎飛奔而出,在鄭平前方三米處勒住戰馬,真誠而略顯急促的聲音隨之響起:“顯謀先生遠道而來,劉備有失遠迎,還望恕罪!”
一縣之尊,在聽聞鄭平到來時,不僅親自策馬出城迎接,見面第一句還是賠禮。
城門口計程車卒,一個個都看傻了眼。
隨之而來計程車民,聽到城門士卒的低語,亦是震驚不淺。
劉備對鄭平的禮遇,讓這群士民門卒又是感動又是羨慕。
掃了一眼城門口簇擁計程車民,鄭平嘴角泛起笑意。
這可是替劉備揚名的好機會啊!
善謀者,要善於抓準稍縱即逝的時機。
於戰馬上拱手一禮,鄭平抬高了嗓音,語氣中多了七分的感動:“我本北海一白身,略有薄名,未逢明主。”
“承蒙縣尊厚愛,竟不辭辛勞、親自千里之外的高密縣尋訪我!”
“縣尊有求賢的誠心,又有濟世的壯志,鄭平豈敢不奔赴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