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大丈夫身處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
“縱使困頓難行,亦當砥礪奮進!”
“先賢有言:知天容易,逆天艱難。”
“但我卻言:吾知天時,當逆天意!”
斬釘截鐵的話語,如同對天地立下的誓言。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
鄭平有宿慧,又善於趨利避害。
天意難違?
那便制天命而用之!
“顯謀,你……”鄭玄欲言又止。
鄭平此時的眼神,讓鄭玄記起了當初受黨錮之禍下獄時,對命運的不服!
即便受到禁錮,鄭玄也沒有因此喪失本心,十四年間註釋經書幾百萬字,創立了“鄭學”。
“老夫,明白了!”鄭玄閉眼長嘆一聲,對鄭平的選擇不再幹涉。
良久。
鄭玄睜開眼睛,目光變得清明,語氣也恢復了祥和:“顯謀,你想如何規避青州禍事?”
鄭平微微鬆了一口氣。
如果鄭玄執意要去徐州,鄭平也只能隨鄭玄而去。
不僅僅是孝道影響名聲,鄭平更擔心自己不在,鄭玄和兄長鄭益會受到徐州禍事波及。
不論是鄭玄還是鄭益,都是擅長註解經書,而不擅長軍政謀略。
世道紛亂,鄭平可不想鄭玄和鄭益出現意外。
唯有兩人跟在身邊,鄭平才能助父兄趨利避害。
所幸,鄭玄並未執意否定鄭平的想法,而是詢問規避禍事的辦法。
鄭平微微清了清嗓子,道:“規避青州的黃巾禍事,在於刺史焦和!”
“焦和此人,多在青州刺史的位置上待一天,青州的黃巾禍事就越嚴重。”
“因此,請父親助我,替一個人揚名。”
鄭玄一愣:“只是揚名嗎?此人是誰?竟值得顯謀這般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