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殿前,李承乾平靜的走上臺階,神色逐漸的完全肅穆起來。
長孫無忌,房玄齡,高士廉,魏徵等諸相神色平靜的微微垂首,持笏跟上。
劉洎,岑文字,李孝恭,唐儉,劉德威等尚書寺卿,面色凝重,笏板被握的很緊。
更後面的百官則多是好奇。
他們雖然敏銳察覺到了有事已經在發生,但具體發生了什麼,很多人都猜不透。
只能跟隨著佇列,緩緩的進入了太極殿。
……
太極殿,沉雄威嚴,天下之正。
高高的龍榻擺放在斧依之前,兩側銅鶴單膝而立,藏香輕繞。
兩名身材英武,但面色秀麗的女官,手持雀羽障扇,肅穆的站立在御座兩側。
十六名手按千牛刀的千牛備身,目光平視前方,眼神落在百官身上,警惕凌厲。
李承乾手持玉笏,站在第三階丹陛之上。
李泰位於他的側後,站在第一階丹陛之上。
兩側群臣,宰相,尚書,侍郎,諸王,十六衛大將軍,將軍,中郎將,郎將盡皆在列。
群臣持笏站立,微微垂首。
“聖人至!”太極殿門口,內侍省典儀高聲撥出,群臣齊齊俯首。
一身明黃色袞龍袍,頭戴白玉十二冕旒,神色淡然的皇帝,天可汗李世民,從容的文武兩班群臣中間走過,走出了丹陛之下,他的目光輕輕掃了李承乾一眼,然後邁步向上,走到了丹陛之上,轉身,穩穩的坐在龍榻之上。
內侍省典儀向前站出,然後高聲呼道:“聖人至,眾臣行禮!”
群臣齊齊持笏拱手,然後雙膝跪倒,笏板放在前方,雙手撐地,然後齊齊叩首道:“臣等拜見陛下,陛下萬壽無疆。”
李承乾站在丹陛之上,身體沉沉的躬下,而在他的身後,李泰已經跪地叩首下來。
整個大殿群臣之中,只有李承乾是隻躬身而沒有跪拜。
因為上一次,皇帝已經免了他的行大禮。
……
坐在龍榻之上,李世民輕輕抬手,內侍省典儀立刻高聲道:“興!”
“臣等多謝陛下。”群臣再度叩首,然後拿起笏板,站了起來。
笏板回收身前,群臣肅然垂首。
皇帝目光看向一側的內侍省典儀,典儀立刻再度開口道:“皇帝早朝,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李承乾握著玉笏的手不由得一重,但隨即眼神一定,鄭重拱手,然後走下丹陛。
站在群臣中央,李承乾從袖子裡面抽出紫色本章,高舉向上,然後對著丹陛之上沉沉躬身:“啟奏父皇,兒臣有本奏。”
殿中群臣一派肅然。
太極殿議事自有規矩,什麼時候何人奏稟,大體都是提前備說過的。
當然,李承乾今日提前抵達承天門和長孫無忌他們敘說此事,就是等於是在備說,今日他第一個稟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