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陶謙正尋找他,劉備急忙走到床前,雙手握住了陶謙的手,兩手一接觸,劉備只覺得手心一陣冰涼,陶謙那枯瘦的手,竟然冰冷無比,就好像已死之人的手,毫無溫度。
感覺到劉備握住自己的手後,陶謙就像抓住了救命的稻草,緊緊抓住了劉備的手,生怕一鬆開之後,就再也找不到他了。
感覺到陶謙緊緊握住自己的手後,劉備安慰道:“陶謙公,劉備就在這裡,您有什麼吩咐,劉備一定遵從!”
眾人見到陶謙這副模樣,都知道他堅持不了多久了,之後說的話,很可能就是他說出的最後的遺言了,所以眾人都集中起了精神,注視著陶謙的一舉一動,因為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就將是影響未來徐州命運的大事了。
陶謙說道:“玄德公,你也看到我這不成才的兒子了,如果讓
他接管徐州,那徐州一定會亡於此子之手,我陶謙治理了徐州這麼多年,怎能忍心看著徐州變成那樣?”
“之前就因為老夫犯了一個錯誤,讓無數徐州子民死於非命,但至少這一次,我找到了玄德公這樣的英雄來接管徐州,就算死,也能瞑目了!”
陶謙說到最後,眼角已經流出了淚水。
都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陶謙糊塗了大半生,卻在人生彌留之際清醒了起來,他清楚自己的兒子是個扶不上牆的爛泥,如果讓他代替自己成為徐州牧,非但不能管好徐州,還很有可能將徐州弄得一團糟。
尤其是如今的徐州形式如此錯綜複雜的情況下,如果不是能力出眾,能夠服眾的人出來擔任徐州牧,內有陳氏父子這樣的強臣在側,外有曹操大軍壓境,讓自己那個無能的兒子坐在徐州牧的位置上,說不定還會給他們整個家族招來災禍,導致亡族的下場。
所以,陶謙為了徐州,也為了自己的家人,無論如何都要將徐州牧的位置讓給一位可以服眾的優秀之人,而劉備,正是不二人選。
劉備說道:“公子仁孝,而且年紀尚輕,只要稍加開導,就一定能勝任徐州牧的。”
聽到劉備還是沒有答應下來,陶謙越發焦急,他痛哭道:“玄德公,平心而論,我陶謙對你如何,你難道感覺不到嗎?”
劉備感激道:“陶謙公對劉備厚愛有加,劉備銘記在心!”
陶謙激動地說道:“既然如此,難道玄德公忍心看到我苦心經營多年的徐州喪於此子之手嗎?玄德公又忍心看到我死後一家不保嗎?”
陶謙說得聲淚俱下,讓周圍的人看了無不動容。
劉備低頭,默然不語。
陶謙長嘆一聲,大呼道:“如果玄德公不肯執掌徐州,老夫定然死不瞑目!”
陶謙一時激動,竟大聲咳嗽了起來,並突然之間吐出一口鮮血。
眾人見狀大驚,於是都急忙走上前來,緊張地看著陶謙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