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的名字我已聽過,皆是不可多得的才識之士,乘著這次機會,在下想要請教各位對如今局勢的看法。”曹操和劉曄等人喝過酒後,丟擲了話題。
滿寵首先說道:“那就由在下先說說自己的愚見,來拋磚引玉吧!”
只見滿寵放下碗,表情嚴肅地說道:“東漢之所以會沒落,皆因法紀不嚴,刑法不上大夫,權貴犯了法卻得不到應有的懲戒,致使有權利的人目無王法,敗亂朝綱。宮中十常侍,不過閹豎宦官,仗著皇帝的寵信,便結黨營私,為所欲為,以致為禍宮中,假使朝中之人不畏權貴,秉公執法,似此等跳樑小醜,如何能興風作浪?”
滿寵直言不諱,他忘了曹操的父親曹嵩便是宦官曹騰的養子。
但曹操並不介意他責罵宦官,相反,他還很認同滿寵的觀點,他認真地聽完了滿寵的話後,才發表自己的意見,說道:“伯寧一身正氣、剛正不阿,若朝廷官員有一半人有伯寧這般骨氣,漢室如何會淪落至此?”
曹操說著笑了笑,將碗裡快涼的酒放到爐子上熱了熱,說道:“我想起自己剛為官之時,也和伯寧一般滿腔熱血,覺得只要自己執法嚴明不分貴賤,終有一天能糾正這朝中不正之風,為此還與那蹇碩交惡,後來全靠父親的庇護才保得性命,遠調他方。雖說我從不為此感到後悔,但也深知,僅憑嚴厲的法律和執法無私的官員是改變不了這個腐朽的王朝的。”
滿寵聽後頓時對曹操肅然起敬,他聽說過曹操在洛陽任北部尉時,設五色棒,將違禁夜行的蹇碩叔父棒殺的事情,他的勇氣和魄力至今都令滿寵欽佩不已。
“伯寧性格太直,雖說能靠著雷厲風行的執法手段一時立竿見影,卻治標不治本,何況剛者易折,不是長遠之計。”毛玠喝了一碗酒後,此時已有些醉意,於是乘著酒醉,大膽闡述起自己的觀點。
曹操剛喝了一口熱酒,聽到毛玠的話後好奇道:“噢,那還請孝先不吝賜教。”
毛玠整理了一下衣服,坐正了身姿,說道:“自桓、靈二帝起,主君縱慾,荒淫無度,不思朝政,朝中風氣糜爛已久,上至帝王,下至群臣,皆已忘記孔孟之道,人心所思,皆為物慾,如要糾正此不正之風,先要恪盡職守,嚴於律己,為眾人表率,倡導廉潔,使朝中風氣為之一新,如此則人心復善,朝綱亦可恢復矣。”
“一派胡言!”滿寵聽後生氣地說道。
“似此迂腐之道如何能正沉痾猛疾?”
毛玠見滿寵一口否認他的觀點,也氣得滿臉通紅,爭辯道:“漢室之積弊由來久矣,豈是一朝一夕能夠救治的?朝中之風一日不正,便猶如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伯寧你一味用強,只會適得其反!”
滿寵也大聲說道:“我只知道潰癰雖痛,勝於養毒!似張讓、董卓這等國賊如何能令其感化?亂法之人就應當用國法懲之,方能立威服眾,讓心存歹念之人不敢以身試法!”
兩人因為看法不同而爭執起來,其實他們兩人所提倡的,均是諸子百家之道,毛玠所倡導的,是儒家的廉政,而滿寵所堅持的,則是法家的法制。
“哈哈哈哈!”突然,曹操大笑了起來,聽到曹操的笑聲,爭執不休的兩人停了下來。
“兩位不必再吵了。”曹操說道:“伯寧強硬,孝先柔和,又剛柔並濟才能治國救民。”
曹操看了看劉曄,問道:“那子揚,你有什麼看法?”
此時劉曄正低著頭,聽見曹操在叫他,才慌張地抬起頭來,他本想說些什麼,但看到滿寵和毛玠因為爭執而餘怒未消的模樣,話到嘴邊又欲言又止了。
曹操笑道:“今日我等飲酒聊天,暢所欲言,子揚但說無妨!”
劉曄思想激烈地交鋒,在說與不說間來回糾結。
突然,他看到了面前的酒碗,想起毛玠發言時喝酒壯膽的舉動,於是他也效仿起來。
只見他雙手捧起面前的酒碗,咕嚕咕嚕地喝起來,沒過多久,一碗酒就被他喝完了,劉曄覺得有些頭昏,但還感覺還不夠,於是自己又盛滿了一碗酒,悶聲喝完了。
滿寵和毛玠也被他這異常的舉動弄糊塗了,不知道他想幹嘛?
曹操饒有興致地看著他連喝了三碗酒,直到他臉色通紅,瞪大了眼睛不停喘氣,才終於把碗一摔,自言自語地說道:“嗯,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