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底部裝有四個輪子,車子可以推動,車上用堅木豎起兩根長柱,柱子頂端設一轆轤軸,用繩索系一小板屋於轆轤上,可升降。
小板屋高九尺,長、寬各四尺,四面開有十二個瞭望孔,外面蒙有生牛皮,以防敵人的箭矢和巨石的破壞。
黃縣城中,面對的袁紹軍的這面城牆之上的奮武軍的兵力部署,被巢車之上計程車兵看的清清楚楚。
然後在彙報給袁譚,袁譚在進行兵力上的合理安排。
當袁紹軍計程車兵還未到達黃縣城牆之時,巨大的投石車便率先發動了。
這是第二件攻城武器—投石車。
這時的投石車還是很笨重的。
既可以叫做投石車,也可以叫作拋石機。
要用投石車,首先要先將車架固定在地面上,或者是將底座埋在地下。
投石車的機架兩支柱間有固定橫軸,上有與軸垂直的槓桿,可繞軸自由轉動。
槓桿短臂上固定一個重物,長臂末端填裝石頭。
發射時,用絞車把長臂向後拉至幾乎水平,突然放開,填裝的石頭即可迅速升起。
當短臂重錘完全落下時,投射物會從長臂末端處,呈四十五度角飛出去。
三十公斤左右的巨石,射程大約為一百八十步到三百步不等。
對奮武軍來說,這是大殺器。
三十公斤的巨石,攜巨力而來,命中者,非死即傷。
然而城上的奮武軍也不是束手就擒之眾。
你們可以用大型的投石車,我們不會用小型的?
我們在城上居高臨下,雖然射程沒有你們的遠,威力沒有你們的大,但勝在持久力強啊。
當你們士兵在城牆之上搭上雲梯,或者是用破城錘,木幔等攻城武器進攻時,你們還能再用投石車嗎?
萬一打到自己人怎麼辦?
而我們在城牆之上,就不顧及這些了。
一時間,雖然雙方計程車兵並未接觸,但是戰場之上,巨石亂飛。
只是投石機的殺傷力有限,雙方的傷亡都不是很大,在可承受範圍之內。
隨著破城錘,木幔等攻城武器的靠近,袁紹方的投石車逐漸停止了攻擊。
而奮武軍的投石車,還在繼續著。
第三件攻城武器—破城錘,物如其名。
數十名體壯如牛計程車兵扛著一根巨木,對城門進行猛烈的撞擊。
這些士兵周圍,都有一些士兵舉著巨盾,對他們進行保護。
第四件攻城武器—木幔,則是一種裝有木板作為掩護的攻城車。
士兵躲著木板之下,靠近城牆,然後用‘飛天索’,‘鏈子飛爪’,‘雲梯’等攻城工具進行攀登。
第五件攻城武器—雲梯,這個大家都比較熟悉,就不多說了。
城上的奮武軍對於此戰,也做了十足的準備。
當雲梯搭上城牆之時,便有幾名士兵,用一大大的鐵鉤,將雲梯推出去。
與此同時,無數的滾木、箭矢從城頭落下,傷害著攻城的袁紹軍士兵。
雙方各施手段,一時間打的是難捨難分。
這一仗,是奮武軍至今為止,最慘烈的一仗。
沒有任何計謀,有的只是真刀實槍的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