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冬寒料峭或是夏日炎炎,不管門外發生何事,筆耕不斷,朗誦不停,得有這樣的毅力,從童生到秀才,再到舉人,進士,這條路才走的通。
進士之中,有人擅長讀書而不通世務,有人則不光是擅長讀書,世務機變亦是人精,眼前這應廷吉,應該就屬其中之一了。
“這等事主要還是看淮揚道,最多也就是到鳳陽巡撫,到總督案頭都是小事情了。”應廷吉看出朱萬春的敬佩之意,笑意溫和的道:“馬瑤草這個鳳陽總督,去歲一年帶著幾個總兵多次大戰,用兵都在數萬人或十萬人以上,千餘村匪首級的斬獲,連這鳳陽總督怕也是驚動不了啊……”
“晚生明白了。”
朱萬春雖然略有遺憾,不過得了應廷吉的幫助,以大明眼下的局面也算是上達天聽了,接下來只要地方相關的官吏將功績報上,閔元啟一個大河衛指揮同知或指揮使的官職總算是跑不掉了。
雖不是掌印指揮,而且衛所官也不值錢了,可是仔細想想,閔元啟元月時還是個試百戶,現在才四月,短短這幾個月的時間找到了財源,練出了強兵,從試百戶到副千戶,現在最少能撈個指揮同知,這升官的速度已經快到沒話說,閔家雖然家世不錯,又不能和公侯之家和大將門相比,這樣的結果已經算相當不錯了。
……
“老二你做的不錯。”內室之中,周亮工已經去了大紅官袍,換上了青色道袍,頭戴一頂純陽巾,由於心情不壞,整個人看起來都是精神抖擻的樣子。
不得不說,在淮揚道任上週亮工是不太得志,甚至是很受壓制,排擠。
馬士英當權之後,對周亮工更是打壓的厲害,這也是促成了周亮工在多鐸南下時搶先降清的原因之一。
當然不管是何原因,周亮工這人肯定是沒有氣節。
這也是清廷將此人當救火隊員,哪裡需要就派到哪裡,這人能耐是一流的,人品卻不被統治者認可,而且滿清雖然在政治上相當強勢,但由於基本盤就是武力起家的八旗,對文官的提防和限制也是相當明顯,在清初到中期,漢人文官升官極難,天下督撫,要麼是滿洲貴族軍功出身,要麼也是漢軍旗的包衣奴才,這才算信的過。除了八旗漢軍,就算是不值錢的侯伯到子爵男爵,漢人文官能得爵的也是寥寥無幾。
周亮工此時當然是想不到他後來的遭遇和委屈,此前他已經夠委屈了。
周亮敏在大河衛雲梯關的所見所聞,算是給周亮工打通了任督二脈。
“我在這裡不得伸展……”周亮工冷笑道:“還不是馬瑤草手頭有將有兵,我卻是光桿道臺,徐州還有三營兵,我這裡卻半營兵也沒有,現在這時勢,手下沒有兵將,真真是放屁都不響啊。”
周家出身開封世家,周亮工又師從大儒張名錶,按說是萬萬不能這般口吐髒話,也是實在受氣小媳婦當的夠夠的,這會子忍不住宣洩情緒了。
周亮敏笑嘻嘻的道:“閔家定會到南京走門路,我聽說淮安的朱家和閔元啟交誼深厚,朱家到處替他買戰馬和鎧甲兵器等物。要以朱家的能耐,打通南京兵部的關節也不難。不過,這戰功到底是咱們淮揚道這裡說了算,別處都不行。只要兄長拿定主意,小弟可以在兩天內打個來回,只要談妥了,咱們也就有了信的過的兵馬,以後大兄不說揚眉吐氣,最少是可以挺直腰桿當這道臺,可比現在要強的多了。”
“嗯,嗯,何復多言?”周亮工素來是精明強幹,做決斷從不猶豫遲疑,當下便道:“這事對我們和閔家都有利,閔家我自己也打聽過,在大河衛將門世家中算厚道的。這閔元啟身後便是閔乾德,此人和衛所指揮來拜會過為兄,說過幾句話,也是個厚重老實的!只要談妥了,在糧草,軍械,鎧甲,淮揚道這裡雖不富裕,助他編齊一營兵卻是不難!”
“那我便去了。”周亮敏也是個不畏辛苦的,當下抓起放在桌上的大帽,笑道:“事若諧,咱們在淮揚地方就算立住腳了。”
“無非是泰州,鹽城,兩地耳。”周亮工倒是搖頭道:“揚州是史閣部看重的地方,好幾家總兵雖然實力不強,卻陸續進駐到揚州新城和舊城之中守備了。淮安一府,帶沭陽,宿遷,安樂,灌南等諸縣,現在看來是曹州劉的地盤,咱們也甭想染指,就把淮河雲梯關到鹽城,再到泰州這一片地方給把住,手頭有兵,能收上錢糧兵餉,坐觀時局變化就算不錯的結果了。”
周亮敏心頭略緊,沉聲道:“大兄的意思是?”
“皇上多半殉國了。”周亮工語氣沉痛的道:“我皇上宵衣旰食勤政愛民,居然落個如此下場。自古亡。國之君皆是桀紂之流,秦二世,漢之靈帝,隋之煬帝唐之僖宗,此輩雖為帝王,但失德以致亡國,讀史常有天道不虧報應有常之感。但我皇上,本不該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