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比說,你能夠隨意施放五級以上法術,那懷揣一摞一級卷軸,還真能想起來用嗎?
果然時隔不久,便即無聲無息地穿越了。玄奇界中,故友重逢,相互寒暄,問及近況,唐麗語說她正在進京的途中,不日即可抵達,將拜政元天子為義父。風赫然笑問:“那以後算是唐小姐,還是桓小姐?”唐麗語眉頭微皺:“我也不知道,這要看天子的心意了……”
上次穿越歸來後不久,四人即在京城重會,也就聚了十多天,便即各自散去,總之小半年沒有見過面啦。不過對於張祿來說,“醉鄉”世界一時等於外界一日,其中一日,等於外界將近一月,他感覺跟同伴們分開也沒有多久……
虛空中響起一個蒼老的聲音:“本尊太痴……”
太真、太痴、太癲,指代著人生三苦:生、老與病,其中太痴魔就是衰老的象徵。“痴”字有三個義項,分別是:傻、瘋和迷,人生而真,長而慧,但老了老了,精神倦怠、智力下降,總不脫傻、瘋、迷三字。
“汝等今當前往霧澤世界,尋找並獲取一件上古神器,據說此物被珍藏在龍骨山中一處地堡裡……”
張祿心說竟然又出現了“龍”……難道真如文遺山所說,仙與龍長年爭鬥不休,龍還三天兩頭跑三維世界來想抄仙的後路嗎?
“任務規則,不可提及玄奇界與天垣世界,違者必遭嚴懲。任務獎勵:待定。”
又是待定啊……不過好在這回算是承諾給獎勵了。張祿開口便問:“究竟是怎樣的上古神器?”
“進入山中地堡,自可見到,見到自然便知。”
寥寥數語過後,太痴魔就把他們給扔到異世界去了,而對於這個“霧澤”世界的基本情況、社會狀態、勢力分佈,竟然連一個字都沒有提及,四人均覺眼前一片迷霧……
這霧澤世界的元氣稀薄而混亂,張祿他們現身的地方極其荒僻寂靜,雜草叢生——還都是從來沒有見過的奇特植物——正當黃昏時分,四周混茫一片,縱目而望,不但不見人影,就連道路甚至是獸徑都找不著一條。
當然這些並不重要,關鍵在於這世界對於穿越者的能力究竟有何限制或者影響。風赫然本能地把腳一頓,騰空而起……但是也就騰起兩尺多高,而且就定在了空中,竟然不能移動一步。看起來,這世界基本上不支援飛行……風大少多少有點兒失望。
張祿則首先想到的是嘗試術法運用,他把左手一張,真氣行處,丟擲了一枚小小的火球,落入草間,“哧”的一聲便湮滅了。他心說我雖然沒打算放“熱核風暴”,也不至於就出這麼一點點火焰啊,看起來這世界雖然支援術法,但天地法則對自己仍有相當大的限制——不過如此一來,那幾張符籙倒也不算白寫了。
但他隨即緊鎖眉頭,怒喝一聲:“可惡!”
風赫然問他怎麼了,張祿一撇嘴:“此世的真氣竟然貌似無法迴歸,並且恢復速度慢得驚人……”
無論術法還是高階武道,都以真氣為基,有了真氣的執行,才能影響元素和資訊,從而施展術法,有了真氣的執行,出拳使劍,才能匯聚超過普通人的力量,甚至勾引天地氣意。然而真氣並不象遊戲裡的魔法值或者技能條,不是說你運用三成真氣發出一招,從此身上就只剩下七成真氣,或者要運用三成真氣的招式只能出三招,到第四招就魔力不足了。
真氣外放之後,瞬間便能以玄之又玄、無人明其原理的狀態迴歸己身。就好比張祿當初在鈞天世界中了史匡威一拳,真氣入體,氣脈大亂,但理論上史某的真氣將立刻返回自身,不會留存在張祿體內。當然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其中道理,張祿時至今日依然想不明白——難道老子會“北冥神功”或者“吸星大法”不成嗎?
這是特例中的特例,或許別有緣由,暫且不論。當然啦,在施術使招的過程當中,真氣必然也會有所損耗,有可能是出招過程中逸散出去了,但比例相當之低。而且一名修行者無時無刻不在透過呼吸系統甚至是皮肉筋骨來吸納天地元氣,轉化為自身真氣,不是說只有主動打坐吐納才能達成這一效果的,只是後者吸納和轉化速度更快罷了。這就相當於隨時回魔,雖然速度不快,但若非全力施為,所損失的真氣多數都能及時補充回來。
就理論上來說,一名高手只要保持平穩輸出,永遠也不會空魔。
但是張祿剛才放出一枚小火球,隨即就覺得,所耗真氣竟然大多散逸,就沒有幾成迴歸己身,而且回魔速度幾乎降到了零……我靠這就是此方天地的獨有法則麼?那也就是說,我每戰所能使用的術法甚至所能發出足夠威力的劍招全都數量有限?!
這不是修真嗎?怎麼又變成D&D了!
張祿對於D&D也就是“龍與地下城”系統還是有過一定研究的——當然那是前世的事情,經過將近百年,細節都忘得差不多了。但基本規則他還記得,他知道在那套體系當中,無論武技還是魔法,每戰乃至每天所能使用的數量都有限制。
再想一想“龍骨山”、“地堡”……特麼還真是“龍與地下城”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