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李沫儒施展之前惠陽道人教他的輕功鵲踏枝一下從車後面飛出來,然後一掌將身邊兩個男子打倒在地。
就當剩下四人的棍棒砸向李沫儒是瞬間,趙無眠一腳踢在姓陳的馬上,瞬間馬翻倒在地,藉助這瞬間的推力,他剎那之間就衝到李沫儒面前,然後劍光一閃,四人手中的棍棒瞬間被砍成兩段。
幾人將手中的棍子丟下,提起拳頭就朝著趙無眠和李沫儒砸來,僅僅在交匯的呼吸之間,二人縱身一跳,幾人就這樣撲空了,撲倒在地。
然後趙無眠一把長劍從天而降,插在幾人倒下去的空隙之處,“滾,不然,下一次,我的劍可就不會刺偏了。”
幾人連忙連滾帶爬朝著礦山的方向跑了,而姓陳的也趕忙騎上馬溜走。
馬車裡的張富貴都看懵了,眾人跑了之後才慢慢跳出車廂,笑道:“有本事別跑啊,剛才不是還要割我舌頭嗎,來啊。”
李沫儒嚇唬他道:“富貴,差不多得了,你再給叫回來我們倆可就溜了。”
張富貴一把搭在他肩膀上,問道:“沫儒,你什麼時候這麼厲害了啊,簡直要是再配上把劍,就真是劍仙了呢。”
李沫儒得意地說道:“還好,還好,馬馬虎虎啦,不要太崇拜我。”
趙無眠讓那幾個車伕接著過來趕車,路上應該沒什麼麻煩了,到了地方會付他們酬勞的,讓他們不用擔心。
就這樣三人重新踏上了回古鎮的路。
離開樹林後,秋風送走了停留的雲朵,陽光開始重新照射下來,雖然已經是秋天,但是這一路上還是有不少美景可以欣賞。
回到鐵匠鋪的時候,李沫儒見幾個身著華麗的人從鐵匠鋪出來,後來他問楊娟才知道,這些人是前來求劍的。
想都不用想肯定是碰了一鼻子灰回去,不過李沫儒很好奇,古鎮知道老楊頭會鑄劍的沒幾個人,而且看他們的服飾,一看就是外地人,怎麼找到師傅的。
雖然感到疑惑,但是老楊頭說沒什麼,他也就沒有再問這件事。
張富貴,自從到了古鎮之後就一直在籌備著什麼東西,上課時也在專心地研究他自己的事,莫先生自然也沒有責備他的意思。
一切開始慢慢回到原來的軌道。
李沫儒在老楊頭的教導下開始一邊練武,一邊學習鑄劍的知識。
融礦,得到生鐵,將生鐵經過路過煅燒反覆捶打改變它原有的性質,老楊頭告訴李沫儒這煅燒的過程和人成長的過程是一樣的。
成長總會遇到很多磨難,但是隻要你不停地戰勝它,將自己變得更加完美,就能得到一把好劍,一把無往不利的寶劍。
鐵匠鋪裡,燒紅的鐵塊不斷捶打鍛鍊,火星四射。
老楊頭還將自己獨一無二的鑄劍方法告訴了李沫儒,將鍛造好的兩塊剛性鋼鐵夾住一塊柔性鋼鐵,經過爐火的高溫加熱,讓其相互之間粘結在一起。
然後再透過反覆捶打,將三塊鋼鐵最終鑄造成一把劍的厚度,這樣鍛造出來的劍才會既有用良好的柔韌性又鋒利無比。
過剛易折,過柔難成就是這個道理,他教李沫儒打鐵和練功和做人是一個道理,一定要學會剛柔並濟,陰陽調和,這樣才能將劍本身的價值發揮到最大。
而且還教了李沫儒,如果要鍛造女性用的劍,那麼要求就會更加柔軟一些,如此就需要在淬火的工序之中加入特殊的材料。
他見他師傅一邊淬火,還時不時地將燒紅的鐵放進一堆灰裡面,然後又繼續捶打,繼續淬火,這樣出來的劍果然輕了很多,而且也更加柔軟。
老楊頭說這就叫出淤泥而不染,李沫儒白了他一眼,問他是不是因為那堆灰的原因,他將實情告訴了李沫儒,而且還將那堆灰的材料和配比組成也告訴了李沫儒。
老楊頭說鑄造兵器是一門一輩子的學問,只有先做好人,才能煉出好鐵和好劍來,讓李沫儒好好記住他的話。
接下來的幾年,李沫儒都一直在學習鑄劍和練功,時不時地休息的時候會去找莫先生,和他聊天,向他學習道家的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