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雨季的時候,或者盛行西南風時,這種船就無法安全出行!
“我的老天爺!”……
那片幕布被幾位船工揭開了,隱藏於其下的大殺器終於露出了真容。巨型的弓弩造型足以震撼在場的所有人!哪怕是曾經看過好幾次的槽長和這些船工們,也不免被這巨大的構造所震撼!
一名船工站在巨大的機弩下面還需要仰望。
實弩也。以山桑為身,檀為弰,鐵為槍膛,鋼為機,麻索系札,絲為弦。最大射程超過二百四十步。這便是床弩。
床弩最早出現於春秋戰國時代,由絞盤上線,射程較遠,但是精準度不佳,一般採用大規模齊射的戰術。
而床弩大規模普及使用是在漢朝。
床弩在北地被稱為車弩,其實相比於南方,北方對於這種巨型弩箭的使用反而更普及,更普遍。
在廣茂的漠南,這一大片戈壁灘上,幾乎是一馬平川,很適合騎兵移動,故而也非常適合運輸大型的攻城器械,而車弩便是其中之一。
北魏文成帝時,有記載,源賀都督三道諸軍屯守漠南,“城置萬人,給強弩十二床”。
唐朝的中將這種弩稱作“車弩”,宋朝以後則通稱為“床弩”。而床弩在宋朝得到較大的發展。
其中最有名的事情便是床弩在景德元年的澶淵之戰中曾發揮過很大作用。
那時候的遼國元帥蕭撻凜揮兵打入澶淵,與宋軍隔河對持,期間在巡查時被對岸的宋軍逮到機會,以一種車子弩在河對岸對其進行遠射伏擊,沒想到一擊致命。而因此促使了檀淵之盟,為北宋帶來了長達六十年的和平!
據載:“床子弩、神臂弓,一夫之力能勝八百斤,射可及五百步,真軍中利器也。”
隔岸遠射,超過普通弓箭手幾倍的射程,這便是巨型機弩的威力。
車弩最重要是其擁有移動性,利用牛來拉動車輛,將車弩運輸移動到必要位置。在射擊上,也追求較大的殺傷力!尤其是對騎兵會具有極大的威脅力,因為馬匹看到如此恐怖的殺傷力也會感到恐懼!故而,北地騎兵也會為馬匹專門設定馬頭盔,用來阻擋馬的視線。
然後眼前的這個機弩,無論是其構造,還是其大小,都遠勝於普通的車弩。
機架彷彿一塊床板一樣,並沒有像普通怒具那樣擁有彎曲的弓勾造型,而是一塊方形木架,其上再有精鋼加持固定,鑄造骨架,而後還有樹根吃勁的骨筋橫列。
這是標準的八股床弩,只是其大小,要比普通的八股床弩要大上好幾倍都不止!在其下看上去,簡直就像一個巨無霸的車床!
而這樣厲害的大殺器最厲害的一點就在於他的操控,僅僅需要一人瞄準操作擊發就能夠完成。
柳廷玉慢慢走了過來,看著如此龐大的機械:“這就是歸終機?”
“是。”槽長又進行解釋:“本來是安裝在船兩側的,這樣吃水太重,降低航速,所以我們進行了改制,只留下了這一部,應該就夠了,其他的,都已經拆除了。另外對底座進行了改裝,之前無法進行太大的轉動,現在安裝了卡槽,可以轉動到這個角度!”
他指指卡槽,柳廷玉點頭。
隨後槽長敲擊旁邊的銅管,似是發訊號。隨後便聽到銅管裡傳來了聲音:“哞……”
“牛?”
槽長點頭:“是!這種機弩上勁,他們用的辦法是用人來轉動,像推磨一樣,不過都需要健壯的力者九人才行,我們改裝之後,船會比之前要輕,所以改用了牛來上勁,這樣更快,也更方便省力。”
柳廷玉點頭。
車弩上勁在北地的做法也是用牛來拉動上勁的,所以車弩的運輸也多會使用牛車來運輸,這樣也是物盡其用,最大程度節省成本。
而船上用牛,這還是第一次!因為畢竟船上不是陸地,難免會有顛簸的感覺,不知道牛是否能夠適應。
像是看出了柳廷玉的擔心,槽長說道:“沒有問題,這些牛之前已經用船載在江上走過很多次了,對於行船已經適應了!”
“嗯,幾牛?”柳廷玉問道
“三牛!”
三牛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