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數巨大的幕布將整船罩了起來。
深水港口的船庫本就是巨大的船體倉庫,南北坐向的倉庫長度就有幾十丈之遠,在倉庫一端看向另外一端時,都會感覺對面的人就是一個小小的點子。
長船桅杆,是標準的大船。
三根桅杆高大直立,其上還粉刷了漆面,以保證船體不會受到水汽侵蝕。與普通的船隻不同,這艘船並沒有高高牙尖,也沒有層層的樓臺,只是在船尾有一層高閣。不過此刻整船全部用篷布蓋住,並不能觀看到船隻的面貌。槽長招呼人手正在上船將蓋在其上的布片全部收起來!
這像是一個巨大的工程,哪怕是三十多人上船開工,也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將蓋在上面的幕布全部清理掉。
藉著這個空檔,槽長請柳廷玉在一旁休息,並且拿出一些文書來請他過目。
“上帆!”
眾人忙碌了起來。
……
一頓飯的功夫之後,船上的篷布逐漸被拉開,這一艘龐然大物逐漸露出了其中的樣貌。
那些柳廷玉身邊的護衛們停下了手中的活,全部目不轉睛的看著這一艘驚人的巨船!平鋪的甲板使整個船身像是一個寬敞明亮的廣場,而其中豎立著如牆一般高大的木板,其中還用鐵皮包裹。
記住網址
在船頭部位仍舊沒有顯露出來真容,水手們正在小心的將遮蓋在船頭部位的篷布全部移除。但是那高聳的形狀部位已經讓人浮想聯翩了!
陸地上的刀手,久在北地征戰,對於船的經歷並不多,也僅僅在黃河邊上會看到一些尋常的船隻!但若是拿眼前這種船與黃河邊上看到的船隻相比,那黃河邊上的船,僅僅只能叫做小船而已。打漁的小船!
超過自己的想象,哪怕是來洞庭湖邊也見過一些大船,但是那充其量就只能說是大商船!
而眼前這艘船,不叫商船,而是真正意義上的戰船!
重型戰船!
這船呈現在眼前時連柳廷玉也在瞥了一眼之後便再也沒有移開目光。
見多識廣的白衣公子有著極為豐富的閱歷和知識,雖然對這艘船的巨大並不以為然,但是能夠製造出如此武裝的重型戰艦,在當今天下,還是足以讓人感嘆這些工匠們的智慧和造物能力!
看到柳廷玉對此有了興趣,槽長跟在他後面,隨著他上了船。
自華國開始就已經很少會有水戰了,水軍幾乎都是徒有虛名的。戰船多是用在沿海的護衛上,只是大華帝國實力雄厚,而海路周邊的國家都是一些小國,弱國,他們甚至連自己國內的事物都無暇顧及,哪還會有精力和實力製造強力的戰船。故而,華國水軍在海船上稍有建樹,但也是主要用在打擊海盜上!那幾乎可以說是殺雞用牛刀了。
海船不同於江船,大華帝國在水軍上獨有一種車船,對於水軍發展和水戰有很大促進。
像巨型的作戰車船可以做到長二十到三十丈之間,有二十四個車輪漿之多。可以說是延續了盛唐的輝煌,在當世也算是極為先進的造船技術了!
車船的種類有十幾種之多,雙車船,四車船是常見的中小型作戰車船。
而這種江上水軍戰船多為模仿海鰍,也就是魚型戰船。另外兼取雙車,十棹,防沙平底等各類戰船的優點製造而成的江上艦艇,主要供江上防禦調遣之用。
所以便有了這種湖船底,戰船蓋,海船頭尾的多漿船。光用槳五十八支,可載甲士五百人。最重要是船隻甲板平鋪,側邊有掛鎖,如有必要可以在短時間之內與旁邊的戰船連線,形成合體的連鎖戰船,多隻戰船連線就會像一座水上城市一樣,哪怕陸軍都可以騎馬在上躍馬衝鋒如履平地。
這種戰船構造還是得益於漢末的赤壁之戰,連環戰船的戰法雖然在赤壁被大破,但是這一想法卻給後人留下了啟示。
大華帝國時期雖然沒有大型的水戰,但是有人卻提出了一個先進的水戰理念,便是連環船!
將足夠多的重型戰船並排連線起來橫列江面上,搭以覆板做支撐連線,便可以迅速搭建起一座在江面上的長橋以供步軍和騎兵快速透過,以達到奇襲的目的!
剛開始這種想法被人認為是無稽之談,但是總有人願意做這種嘗試,甚至傾注大量人力和財力。最終,這件事情竟然還真的辦成了!到了展示成果的時候,皇帝親自駕臨。
江面上數百隻重型戰船橫列一起,連線索道之後竟然在短短半個時辰之內就將長江兩岸的陸地連線起來,並供一隻輕騎兵快速透過長江直達對岸!
這一舉贏來了皇帝的讚譽。
不過,很快就有人根據這個設想和構思建造出了更加先進,更加專業的輕型船隻來!這種重型戰船便成了無用。好在重型戰船依然有好用之處,比如其甲板寬大的好處,適合運輸或者安放大型的器械和海量的物資。逐漸的,這種重型戰船就成了在江面上的軍事運輸船。
直到後來,列國紛爭,天下大戰的時候,各國瓜分之下,這樣的重型戰船要麼被毀,要麼被拆解,已經所剩不多了。
“聽說王奎安收雄州港時,查獲了八艘車船,然後改造成軍械船,並將其命名為重守!也就是上個月,重挫了青州水師!”柳廷玉踩在這甲板之上便能感覺出這甲板的厚重,完全是按照海船的級別製造的。只是經過改裝之後未免有些畫蛇添足,雖然船面穩重,但是安裝了防護板,衝角,還有船頭的巨型軍械,導致整個船隻的重量增大,使其吃水的板面過重,已經不利於在過大的風浪中行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