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易,按照產量估算,今年的種子應當不是六七十萬畝,要翻倍才對。”
盧懷慎吃著苞米,他自己選的李易沒給他拿,太老了,不適合他吃,他得小孩子一樣吃嫩的。
“不好的要選出來,種完的玉米為了留種。選出來的那些,咱們吃,去年的窩頭你們都說香。”
李易解釋,種子不等於產量。
一穗玉米有大有小,本身穗大穗小就是一個選擇,另一個玉米粒的大小。
要說種一畝玉米,畝產四百斤,再種的時候一畝五斤種子,可以種八十畝。
怎麼可能?這樣種,保證有的一畝二百斤產量都沒有。
“倒是可惜了。”李日知也想按照理想狀態連續翻倍。
“還有馬鈴薯和紅薯,就是土豆地瓜,需要佔地。
在關中與河南,挑最好的土地種。
加上司農寺培育出來的新品種的水稻、小麥、高粱、大豆等作物。
再有兩年,大唐百姓都能不餓死。”
李易給小蘭和永穆公主分別插好玉米,最後自己選了一穗老的。
他說的餓死,並非因沒有吃的東西餓死,指長期吃不飽,越來越瘦,最後死去。
他目前只考慮讓百姓的脂肪、蛋白質、維生素、碳水化合物基本保障。
就是有肉有菜有飯,哪怕野菜也行,野菜的纖維還多呢。
野菜缺點在於產量沒有種植的高,不然大家為什麼要種菜?
“李郎,我吃的這個甜。”永穆公主牙上粘了玉米粒的皮,自己不知道。
李易當作未看見:“下午咱們出去賣烤玉米粒,穿成串兒,一串兒十個。告訴百姓這東西多麼好吃,將來有利於推廣。”
李易這次讓人送來十噸的青玉米,大部分給洛陽莊子裡的人吃,小部分賣掉。
青玉米帶著苞葉和棒芯,不是含水量在一定範圍內的成熟玉米粒,畝產指得是後者。
目前這種再早幾天,割青貯最適合,全能利用上,包括玉米秧子。
現在掰完棒子之後,也能用,就是纖維多一些,營養少一些。
發酵後,反芻類牲畜最愛吃。
“一串兒多少錢?”永穆公主高興,又可以賣東西了。
“你和小蘭商量,記得限購,有錢的人允許加價多買,跟烤地瓜一樣。”
李易一口沒吃,他只是喜歡這種烀完玉米後分玉米的感覺。
吃不吃的無所謂,如當初李隆基送他冬天的黃瓜一般,他看一眼,知道了,給莊戶吃吧。
然後第二年的冬天,李家莊子的黃瓜大量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