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運送到大唐其他地方賣。”李隆基覺得對外的市場太小了,大唐內部的需求量大。
“到哪裡就衝擊哪裡的同行業市場,價格高了當地不買,價錢低了,當地百姓編制的那點東西就賣不出去。”
李易搖頭,他可不希望幾百萬把掃帚扔出去,別的人好不容易編制的掃帚只能自己用。
“今年用高粱稈子編制的東西出口了,明年呢?”李隆基想到了以後的事情。
“明年大家不種高粱,全種大豆。養蟲子吃,今年蟲子數量有限,明年專門培育。
明年百姓的錢更多,有消費潛力,晚上燒烤等行業要爆發,夜生活的消費並不少。”
李易早有打算,明年京兆府不種高粱,想吃高粱從外面買。
大家一起吃蟲子,增加大排檔消費。
因為有錢,除了用來購買家中需要的東西和存一部分,其他的拿出來花。
若整個京兆府吃蟲子流行起來,京兆府百姓的蛋白質攝入量會增加。
李隆基皺了下眉頭:“義弟,高粱產量高,補充糧食不足。”
“不是要種新的稻子了麼,用新的稻子來彌補高粱產量減少。明年的梯田,河南道大量種植,不缺。”
李易早想到了,高粱畝產比大豆多,整體上看,全種豆子、養蟲子,人工多,不如種一部分高粱。
李隆基一拍腦門:“對,明年育新品種的稻子,一年種兩茬,還能再種別的作物。”
覺得心中有底兒,李隆基沒在莊子繼續呆下去,轉頭又回到興慶宮。
百姓們不曉得上層人的想法,京兆府的人現在就是發現有幹不完的活兒。
一件一件在那裡擺著,只要肯賣力氣,就一定有錢賺。
“最近吃點好的,一天三頓飯,幹活多就累,吃不飽飯可不行。”
“吃肉,還是吃肉好,給家中的老人吃肉,咱們去李家莊子幹活,在那邊就吃了。”
“等著幹完這些,冬天又忙,一年就歇不上兩天。”
“你可以不去,在家睡覺。”
“那可不成,別人有錢,家裡沒錢,還是因為懶的緣故,會叫人背後罵。”
“不是背後,當面就罵了。”
百姓們討論起來,看似抱怨,實則是炫耀。
藍田縣中,長孫昕手上拿著報紙:“李家莊子又出新的法子了,我等要不要跟上?”
最近一段時間,長孫昕沒少賺錢,包括紡織、磨面、製作水果罐頭。
他一看到李家莊子有行動,就像照著來一下。
這錢賺的乾淨,花起來跟貪汙和受賄的錢不同。
“長孫巡察使,不能學,咱們根本不知道李易要那許多東西如何處理,咱們給的工錢少,沒人幹,給的多,砸手裡了。”
羅歐丞一聽長孫昕又想跟著學,連忙阻止。
其他三個人也點頭,表示不行,太危險,除非知道李易怎麼安排。
“罷了罷了,再等等,可惜那個棉花插不上手,不然定會有好處。”
長孫昕擺了擺手,顯得十分遺憾。
他看出來了,棉花重要,可惜歸朝廷管,個人不允許收購棉花。
而且就算是種了棉花,最後棉花也要賣給李家莊子或朝廷。文學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