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兵集結?
韓絳依舊上了馬車,韓勇一邊吩咐讓人帶信使去休息,一邊將軍報交給韓絳,同時吩咐立即回府。
信使這一聲高喊,沒用半個時辰就傳遍了臨安城。
韓絳到家的時候,李洱、葛邲、留正三人已經到了。
“絳哥兒,他辛棄疾搞什麼呢,咱們的糧倉還有多少糧食他不知道,咱們的箭支還有多少、軍械有多少需要修補,士兵們一場大戰之後這才有幾日休整,他搞什麼?”李洱人沒到,聲音先到了。
韓絳正在書房看軍報。
見到李洱入內,起身迎了一下。而後才說道:“咱們的規矩是,軍團戎邊制,緊急情況下可先行作出溫和的處理方式,然後立即上報,是否採用激烈手段再作商議。所以,他的行為在規矩之內。”
“就這還溫和?”李洱懷疑自已聽錯了。
韓絳點了點頭:“確實溫和,事情也是有起因的。西夏國主沒給咱們交稅,所以辛夫人就派人質問,結果咱們的稅官被打了。”
“這,這混帳。”李洱罵了一句。
卻不知道,他這混帳罵的是誰。
韓絳把戰報遞了過去,三人傳閱之後,事情明瞭了。
原本黃河以南的許多地方是金國的,西夏與金國有約定,每年進貢多少馬匹,但西夏的青白鹽商隊在許多州府是通行無阻的。
這等於是西夏用馬匹交了鹽稅,然後在金國的地盤上賣鹽。
現在這些州府歸了韓絳,那怕是關中這一片行政區還沒有劃出來,北邊幾個州府還沒有足夠的官員接任,百姓戶籍也都沒有落實到位,但鹽這事不交稅是不行的。
西夏的商隊打是稅務官。
所有的辛夫人,就是鶴翎了。
這還能忍。
不等辛棄疾知道這事,趙雙塔就帶著五大部落,三十幾個小部落,總計十五萬兵馬北上。然後臨洮軍的漢軍部又派了三萬精銳、五萬輜重部隊北上。
一看有仗打,宛城軍主力原本要從華州撤退,現在改道直接北上。
李洱翻看著戰報。
眼下,八萬主力就在晉寧軍駐地,這裡還有金國撤退時不願意跟著走的兩萬多晉寧軍的漢軍士兵,可以說這裡能打就有十萬人馬。
而後,延安府,火帝軍在這裡,若宛城軍的人馬趕到,再加上慶陽府的兵力,這兩城的戰鬥力將達到驚人的二十萬。再加上晉寧軍,一共三十萬戰鬥部隊。
這三城,晉寧軍對上的就是西夏的夏州。
慶陽府與延安府北上,目標就是西夏的西平府、翔慶軍,然後就是西夏都城興慶府了。
李洱罵罵咧咧的:“這辛幼安也不年輕了,還有消渴症,也不知道到臨安來休養此日子,為屁大一點事情就知道打,打,打,也不怕把自已累著。”
葛邲大笑。
為什麼李洱罵、葛邲笑呢。
此時,晉寧軍駐地。
這裡的人忙的腳不粘地,高階武官們正在選址,挑石頭準備立碑。
當年,晉寧軍保衛戰。
徐徽言。
流盡最後一滴血的英雄,老一代武官們都認為應該給他立個碑。
這是一個很嚴肅,很重要的事情。
而低層武官呢,他們有其他的活,此時正忙著在黃河上搭幾道纜繩。
這是用交趾出道的蕉麻編的纜繩,比小孩子手臂還粗的大纜,先是用小繩拖著,用渡船拉過黃江,然後用小繩拉纜,幾百根一抱粗的巨樁打在地上,再掛大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