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早朝。
內閣次輔焦芳首先對劉大夏發難:“啟稟皇上。前任田州土司岑溥次子岑猛及夫人冒死進京,狀告現任土司岑猇於弘治十二年弒父奪位!”
此言一出,朝堂譁然。
大明以孝治天下。不孝為十惡不赦。何況弒父?
不光是大明.擱在哪朝哪代,殺自己親爹也是件罪惡滔天的事。
大明的文官,一向與罪惡不共戴天!
朝堂上立刻炸開了鍋:“若此事屬實,岑猇該凌遲處死!”
“對。若屬實,朝廷應舉兵討伐岑猇!”
“簡直是聳人聽聞啊!為了權位,竟然連親爹都殺!”
“不對啊。都六七年前的事了,兵部那邊怎麼沒有奏稟?”
劉瑾適時站了出來:“稟皇上。兵部尚書劉大夏竟在弘治十二年收受岑猇賄賂珠寶一箱。替岑猇隱瞞了弒父之事。”
“老奴已將劉大夏緝拿審問。他對受賄瞞報之事供認不諱。”
“老奴恭請皇上,欽審劉大夏。”
常風站了出來:“稟皇上。內廠無旨便緝拿當朝夏官,這不合規矩!”
劉瑾卻道:“皇上,內廠設立之初,聖命內廠職責為糾察百官不法情事。兵部夏官亦在百官之列。”
正德帝道:“這樣吧,按照劉瑾所說,朕做主審官欽審劉大夏。若劉大夏受賄瞞報之事屬實,則對內廠不予追究。”
“若劉大夏是被冤枉的。內廠從上到下朕都要嚴懲。”
“陪審官嘛,朕選三人。劉瑾一個,常風一個,左都御史屠滽一個。”
屠滽是朝中的清流領袖之一,一向有公正的美名。
正德帝讓他陪審,是為了讓他做個見證。
當日午時,豹房北花廳變成了審案的大堂。
正德帝坐在龍椅上。劉瑾、常風、屠滽坐在下首。
一眾錦衣衛大漢將軍則充作了站堂的衙役,手杵大棍立於兩側。
正德帝很喜歡角色扮演。
他拿起驚堂木,有模有樣的一拍“啪”!隨後高喊:“升堂!”
一眾大漢將軍齊聲唱道:“威武.”
正德帝道:“帶原告岑猛、瓦氏夫人。”
岑猛和瓦氏夫人上得大堂。
岑猛只會說有限的幾句漢話。告狀之事由瓦氏夫人代勞。
瓦氏夫人義憤填膺,將岑猇弒父的過程講給了正德帝。
正德帝聽罷道:“既是審案,朕不能只聽你一面之詞。你說岑猇弒父可有旁的證人?”
瓦氏夫人反問:“皇上,難道我跟我丈夫兩個人證還不夠?”
正德帝開啟青天大老爺模式:“大明官衙問案是有規矩的,原告不能當證人。”
劉瑾插話:“皇上,岑猇弒父有一位夠分量的證人。”
正德帝問:“哦?誰?”
劉瑾答:“劉大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