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宜賓造船廠的視察不但沒有令張四行變得輕鬆,反而時間對他而言變得更加緊迫。
江邊船殼生產線裡一艘模具被掀起來,接著原本被蠟粘住的船殼就落入到江水中。立即就有人搭梯子上進到裡面開始安裝水密隔板。
然後上面鋪上完全密封的甲板,整個船體就算完成。尤其船殼之上的所有部件都是事先生產好的,因此安裝起來速度相當快。
這時張四行駕駛的三角翼已經升空,他從空中看著這些不由把油門開到最大。
此刻宜賓城之行,除去吃了頓飽飯之外,整個事情的發展更令張四行心中如同油煎一樣。
“你說這一次我們會不會遇到逆風?”
坐在張四行背後的葉蓮娜攬著他的腰,在他耳邊大聲問,
“大概不會吧,風向看起來不錯,天氣也晴朗能見度良好。另外昆明那邊已經做好迎接我們的準備,往遠處看,看到明亮的燈光了嗎。”
沒錯,昆明城外傘兵學校的各項事業建設的地方,在能見度良好情況下,即便從幾百公里開外望過去,也十分醒目。
那些是防空發電機上安裝的汽燈,給各項工地建設進行的照明服務。倘若只是一盞汽燈在夜間亮起,會如同隱約的小星得般。可要是一群防空發電機在照明,那麼亮度就很強了。
最可惜的是,張四行手中沒有碘鎢燈燈泡,不然那些防空發電機上應該裝那種亮度更高照明效果更強烈的照明裝置。
“記得回去提醒我,我們要買些碘鎢燈的燈泡回來,畢竟咱們現在不缺電了不是。”
對這些事情葉蓮娜是沒什麼興趣的,不過張四行也樂得清靜。
這會他心中還在思索著另外一件事情,說起來這個訊息他心情應該好,可惜想起來卻又帶著莫名的悲憤。
密電是山岡鐵次郎手下長南平明從滬市租界裡發來的,令張四行萬萬沒想到的是,昆明商會的人居然會跑到滬市,把那些原本打算從傘兵學校手中大賺一筆而囤積的糧食賣給日本商人。
這是張四行萬萬沒想到的,雖然傘兵學校扛住飢餓沒有買那些糧,目的不過是逼昆明的糧商們降價而已。可他萬萬沒想到,那些糧商或者說昆明商會居然會如此無恥。
眼下長南平明打著滬市租界企業的名頭,正在把它們的觸角恰恰從滬市伸出來。
產品第一就是嗎啡,此刻華夏可是大煙土的龐大產地。百姓們需要買果腹的糧食,軍閥需要採購外國武器的經費,因此許多人都指著大煙發財。
不過對熟悉二戰史的張四行而言,戰爭不久就要開打,而這種東西與醫療器材、器械一樣,很快就會成為緊俏商品。
因此正如張四行曾經在工部局所言,租界裡的輕工業會在抗日戰爭轉向內陸後,迎來一個大發展的機會。而最大的好處是,那裡的產品可以行銷全世界。
畢竟租界裡不僅有日本商人,其他國家的商人也會很願意做這些生意。尤其嗎啡作為主要產品,直接在產地生產,不比各國採購原料然後再自行生產要便宜許多嗎。
與生產嗎啡一起的還有西藥生產線,之所以建立在租界中,將來日本人同樣大量需要。而最妙的是,這可是德國企業,不必擔心日本人會做些什麼。
而到時,張四行自然有辦法把西藥給弄到昆明來。
不過那是後話,此刻他為了昆明奸商們的選擇而感覺莫名悲憤。作為一個軍人,他是無論如何理解不了奸商們的想法。就如同他理解不了,那些國難日非穿著和服上街的人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