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梅娘把大棚種植的技術和注意事項寫了一張紙給了村長,讓村長去問問,村子裡誰家院子種植大棚蔬菜,就把方法都交給他們。
村長對劉梅娘又是一陣感謝,這大半年來,劉梅娘算是給村子做出了很大貢獻,別的不說,劉梅孃家裡起院子,開鋪子,還有作坊,就吸引走了柳河村很多勞動力,以前沒事幹閒在家裡的人,現在好多都去劉梅孃家裡做工了,放眼望去,整個青石縣的村子,柳河村現在應該是過得最好的一個村子。村長一想到這就十分欣慰,知道的人,哪一個不誇張有文這個村長當的好呢?
織布的作坊也在繼續運作,有李嬸看著劉梅娘也放心。
正好帶著張李氏幾人去城裡再轉轉。
張李氏原本還操心著家裡的事不願意去城裡,看劉梅娘把家裡的事情都安排妥當了,也就跟著劉梅娘來了。
也是實在架不住劉梅孃的勸,況且張丹丹和張彤彤都想去城裡玩,如果她不去的話,兩個孩子也不好意思去,只能留在家裡陪她。
回去的時候,劉梅娘趕著馬車帶著張李氏幾人,張季寒趕著牛車,拉了一車的菜,後面還跟著另外一輛牛車,拉著菜。
這些菜都是按照李員外家給的單子和數量運過來的。
到了超市以後,直接讓張季寒和張天勇趕著牛車去送到李員外家裡了。
劉梅孃家裡得菜因為有靈泉水的灌溉,即使是現在這個天氣長出來的菜,看起來也和夏天的菜一模一樣,蒼翠欲滴,送到李員外家裡以後,雙方都十分滿意,李員外家的管事當場就把剩下的銀子全部結清了,一共三十兩,之前給了劉梅娘十兩定金,現在還有二十兩。
“小兄弟,等一下。”張季寒從李員外家裡出來以後,李員外家裡的大管事急匆匆又追了出來。
“管家,還有什麼事嗎?”張季寒禮貌的問到。
“小兄弟,我們大少爺十五號娶親,這是請柬,到時候還希望小兄弟和家裡人賞光過來。”
管家把一張紅色的請柬塞到了張季寒的懷裡,張季寒點了點頭。
“那提前恭賀大少爺新婚之喜,到時候一定過來。”張季寒抱了抱拳。
“好嘞,小兄弟路上小心。”管事笑的眉開眼笑。
張季寒回去以後把這事給劉梅娘說了,劉梅娘還真沒有想到李員外會請他們,管事能這樣說,一定是李員外提前授意的。
“我們到時候帶著禮去就行了。”劉梅娘說。但是她從來沒有見過古代的婚禮,到底隨份子錢隨多少合適呢。
劉梅娘去問張李氏,這還真的把張李氏問住了,村子裡誰家有喜事,大家都是提著雞蛋,提著布,或者別的東西直接就去了,也有人隨份子錢,但都是十幾文,二十文,偶爾有個三十文已經很高了。肯定不能拿村子裡的這個來和城裡的衡量。
劉梅娘只好去問薛無衣。
“李員外家喜事你要去?”薛無衣問。
“去看看啊,反正也沒事,湊湊熱鬧。”劉梅娘說。
城裡的超市現在已經走上了正規,劉梅娘儼然成了一個甩手掌櫃。本來她這次來帶著張李氏和孩子們,就是想放鬆一段時間。然後就要到年跟前了,直接回家過年就行了。
再加上劉梅娘沒有見過古時候的婚禮,所以既然李員外家已經邀請了,哪就去看看吧。
“一二兩銀子就行了。”薛無衣端起茶喝了一口。
“好的,明白了。”劉梅娘做了個ok得手勢,薛無衣嘴角不由得勾起。
“快過年了啊。”劉梅娘看著窗外悠悠的說。還挺快的。她來到這個世界竟然要一年了。
“嗯,快過年了。”薛無衣附和到。
“你過年在這裡過還是?”劉梅娘往椅子裡一靠問到。
她也不是傻子,薛無衣這樣得人,怎能是這樣小的縣城裡養出來的。想也不用想,薛無衣人京城裡的人。說不定是京城裡哪一家的達官顯貴。
但是劉梅娘疑惑得是,薛無衣既然是京城貴族家,怎麼又會一個人常年待在這個小縣城裡。
“回去吧。”薛無衣聲音有些空洞,看了劉梅娘一眼,真是一個聰慧的女子。
“想不想聽我的事情?”薛無衣問。
“你想說就說吧。”劉梅娘擺擺手,表示無所謂,這樣子看的薛無衣心裡一陣氣結,合著他是看出來了,劉梅娘對他還真的沒什麼男女之情,只是把他當做朋友,活了二十幾年,薛無衣第一次對自己的長相和魅力產生了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