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拿去爭榜的三首歌,此時以《一路向北》為首,三首歌分別位於一二三名。
緊跟著又去聽了聽排在前十的其他歌曲。
確定沒有一首能跟自己這三首任中之一比較後,他就沒有再擔心獎金的事情了。
“應該是穩的。”
帶著這樣的想法,他直接去了紅牛團隊目前駐紮的那家改裝廠。
改車工作進行地非常順利。
按照紅牛總工程師約翰的預估,整車改完試車,只需要八天時間。
接下來這幾天。
蕭寧偶爾會去看一看樂府新銳榜的排名,不過發現自己那三首歌始終穩居前三,完全就是自己跟自己打的情況,後邊他連看都懶得看了。
他把主要的時間跟精力,全都放在了AE86的改裝工程和《頭文字D》片場那邊的情況。
改裝井然有序進行著。
《頭文字D》這邊,劇組早就已經在頭幾天就已經搭建完成。
按照之前蕭寧和錢楨鄭翔的商議,從減少成本考慮,劇組的演員名單,都是找的一些有些演技但沒什麼上鏡機會的小透明演員。
因為AE86的改裝仍未完成,這幾天時間裡,劇組拍攝的東西,都是些文戲。
而在拍攝之中,讓鄭翔非常驚訝的是,就真如之前蕭寧所說那樣,蕭寧他是真的懂一些鏡頭語言!
但具體的情況有很奇怪。
給作為專業導演的鄭翔的感覺是,一些鏡頭畫面蕭寧他是知道怎麼拍,但從專業角度上他又是完全說不上來為什麼要那麼拍的。
就好像一個門外漢純憑想象,在腦海中繪製出來了一幅又一幅分鏡,偏偏這些假想的鏡頭,還都是最合適的鏡頭。
啥專業性的東西都不懂,但卻知道最好的鏡頭畫面是怎樣的,這是個什麼概念?
在導演這一行,常常只用兩個字來形容這種人!
天才!
鄭翔甚至起了愛才之心,詢問蕭寧有沒有打算系統的學習導演的技術,不過卻被對方直接拒絕了。
對蕭寧而言,拒絕的原因自然是很簡單了。
首先。
蕭寧之所以知道鏡頭,是因為他不僅看過原片,系統倉庫裡甚至連電影中的每一個分鏡細節都有相應資料。
其次。
就算真要往專業導演去靠,他也完全不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去學,直接技能面板一拉,加點就完事了……
時間就這麼一點一點流逝,一直到了紅牛團隊預估的第八天,也就是10月7號。
專業團隊不愧是專業團隊,說八天能搞定,那就八天搞定。
7號的中午,蕭寧在改裝廠見到了已經被武裝到牙齒,車內能拆都給拆了用以減少重量保持質量配比的AE86。
紅牛團隊和蕭寧一商議,準備直接去試車。
對於這輛車而言,要試車最好的場地,不是什麼賽道,而是直接開上秋冥山。
因為比起正常賽道,秋冥山那路況明顯要複雜危險的多!
正常賽道跑著沒問題,並不代表秋冥山上跑著不會出問題。
但在這之前,畢竟蕭寧對這輛千匹86的動力還尚無概念,紅牛團隊對於這車的動力認知也同樣只停留於紙面資料,所以紅牛團隊臨時租用了一處江城的小型機場的一條跑道,準備把車拖過去讓蕭寧感受一下動力,順便測一下真正的加速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