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關雄好像有點為難,李大龍趕緊插話打岔:“我說呀,人生之所以快樂,不是得到的多,而是計較的少。”
“李先生,你說的這道理不錯,可是我不明白你是什麼用意。”關雄問。
“營長大人,”李德金說,“ 大大就是這樣,說話囉裡吧嗦的,沒有多少學生喜歡他的。我一點都不喜歡他上課。”
“你說什麼?”李大龍憤怒地打了李德金一巴掌,接著想打第二下,卻被關雄攔住。
“你讓孩子把話說完嘛!”關雄說,接著問李德金,“你剛才說,你不喜歡父親教你,是嗎?那你的古詩文是跟誰學的?”
“管大爺,人家叫他管大仙。”李德金答道。
“炸油果子的管二林。”李大龍搶著說,“他只是一個算命打卦闖江湖的,混不下去了,就炸油果子。他這樣的人哪裡會有真學問?”
“怎麼沒有?人家管大爺知道讀書有間,你知道它的意思和出處嗎?”李德金反問道。
“這個……”李大龍想不出來答案,見關雄在看著自己,覺得十分尷尬。
他想把怒火發到李德金頭上,但馬上又想到關雄是在李德金和沈招銀之間選拔人才,而不是自己。
可是,李大龍又不願承認自己不知道,便想轉移話題道:“那個管大仙沒讀過幾本經典,只知道信口開河,哪裡有什麼出處呀?以前我找他算命打卦,他說的那些沒有一樣靈驗的。”
“有出處呀!”李德金說,“管大爺說它出自大清朝陽寶嘉的《官場現形記》。
間,是間隙,比喻竅門;讀書有間,是說讀書得了竅門,形容讀書能尋究主旨深意,還能融會貫通。”
“得得得!”李大龍不耐煩道,“我都沒聽說陽什麼的,也沒見過什麼《官場現形記》。名不見經傳,根本不值得引經據典的。”
“李先生,”關雄笑著說,“這叫後生可畏呀!我聽沈鎮長說,您教了二十年的書,卻忘了孔夫子‘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教誨。”
“大人,我……”李大龍解釋道,“我是怕小孩……跟他學壞,將來會不走正道。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啊!”
“你說什麼呢?”關雄笑著說,“算命打卦怎麼了?闖江湖的人就沒有真才實學?李先生,我看,你才是那種‘掉書袋’的先生哩!”
“營長大人,”李德金道,“管大爺說新文化運動,可我大大卻說新文化不好。”
關雄笑著說:“這很正常。就因為中國大多數文化人思想保守、僵化,不能與時俱進,才有了文化精英倡導白話文為主的新文化運動。
當然,新文化運動不僅僅是文化的革新,更重要的是對封建道統和倫理道德的反思。
依我看,像您這樣的老古板先生,只能教出來‘掉書袋’學生。
您的公子要是讓您這樣的先生教下去,恐怕也跟不上時代的發展,不會有大出息的。”
李大龍被說得面紅耳赤,腦門上冒出了汗珠。他抬手擦一下腦門上的汗珠,自言自語道:“這個……”。
沒等李大龍說完,關雄深情地說:“太平天國的洪仁玕牧師在《英傑歸真》中說:‘上帝基督化人,超凡入聖,返璞歸真。’依我看,教育孩子也應該順其自然、返璞歸真啊!”
眾人沉默了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