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年紀老,
調料亂了套,
貓兒幫著找,
卻弄油瓶倒。”
“嘻嘻嘻……”李德金學著李大龍的腔調,一字一板地揶揄道,“那是順口溜,不叫詞。營長大人,我做一首《天淨沙》可以嗎?”
“好!不過,會說順口溜也是不簡單的,那也是民間文化啊!”關雄道。
他十分欣賞李德金的才學,但對他傲慢的態度還是有點不喜歡。
“好什麼?”沈招銀嘀咕著,“有什麼了不起的?還不是李先生經常教他!可同學們沒有一個喜歡他,誰聽得懂呀?”
“呵呵!”關雄也不喜歡沈招銀的嫉妒心理,但仍然笑著說,“剛才沈公子的順口溜確實不錯!不過,李公子也不簡單啊!”
“大人,您請聽我的《天淨沙》!”李德金搖頭晃腦地念道,“花椒魚頭烤鴨,糖醋排骨對蝦,水煮肉片鳳爪,扒雞一架,肥腸爆炒嫩芽。”
關雄眯著眼睛聽著,也跟著搖頭晃腦起來,聽罷口中說道:“都是佳餚,甚好!不過,我剛才是說,以《扒雞》為題專門寫一首。不知誰……”
“我來試試。大人您看如何?”沈招銀拱手作揖道。
“好!”關雄十分興奮,“不必拘謹喲!”
沈招銀站起身誦道:
“大紅冠戴大花衣,
妻妾成群向日啼。
覓食爭飯鰲頭佔,
肉身肥美命歸西。”
“不好!”沈雲善叫道。
他估計關雄不會喜歡這樣的詩,便搶先把責任推給李大龍:“小小年紀怎麼會想到妻妾成群的事情了?大龍啊,你既是他的老師又是他的的表哥,怎麼能教這樣的玩意?”
“這……不是的……”李大龍面紅耳赤,不知如何回答。
“不是先生教的!”沈招銀叫道,“是管大仙教我的!”
“哈哈哈……”關雄笑道,“我們大可不必多想。小孩子會作詩就好!光說吃的也乏味,不如加點美景,豈不相得益彰?誰再試試?”
“這個……我來吧!”李德金想起幾天前跟著管二林在河邊看捕魚的情形,便脫口而出,“鹽河潮河交叉,岸邊漁罾傍家,鱸魚對蝦野鴨。營長東遊,海西二郎護駕。”
“哈哈哈……”關雄情不自禁地讚歎道,“常言道,自古英雄出少年。今天我要說,海西英才出少年。
好啊!如此急就之才真是難得啊!不過,這‘海西二郎’是兩位公子還是你們的父親呢?”
“都行!也可以說是我們海西的二郎神。”李德金高興地答道。
關雄一邊喝酒一邊說:“你們二人都是才子,都應該得到助學款去城裡讀中學才是。
不過,助學款是從灌雲縣政府為我們籌集的軍餉中提留的,數額十分有限,我只能資助你們其中的一個,而且還要弓大帥的同意呢!”
一聽贊助,其他人都不自覺停下筷子,眼睛緊緊地盯著關雄,等待他說出來是誰。
關雄端起碗喝了一口酒,然後說道:“營部和二連就駐紮在小陽集,我會在這多呆幾天,臨走之前我會再宴請在座的各位老少爺們,也算答謝沈鎮長的盛情款待!
到時候,我會再考考你們,決定資助的物件。你們二位才子可要盡心準備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