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和季寧行禮之後,看著杜業說:“杜業大人,不知道你擅長什麼呢?”
“我就是會點教育。當初我們四人決心出仕,但是想到人生有涯,學無涯。而協助帝治理天下,不過這些,於是分別專攻一門,以後一起出仕,安邦興國。”
啟說高見,高見,然後希望他們三個月之後,在自己的引薦下,在崇伯手下效力。
杜業看了看三人,準備點頭答應的時候,季寧搖頭說:“多謝阿牛兄弟,不過我們暫時不能前去崇伯那裡效力。”
啟看了看季寧,季寧看了看自己三個朋友,然後解釋說:“阿牛兄弟,承蒙你看重我們四人,但是我們四人,未有寸功,就算成為崇伯的手下,也難以得到崇伯的器重。”
“崇伯禮賢下士,季寧大人不用擔心,小的能夠保證,四位若是到了崇伯賬下,覺得會得到重用。”
季寧看了看啟,然後看了看杜業,杜業對著啟說:“其實我們不去崇伯賬下,也可以為崇伯效力。阿牛兄弟,我想問你一件事,你認為崇伯若是治水功成,只會當一個小小的伯嗎?”
啟看著杜業,心中一動,想了想,然後指了指帝山的方向。
四人同時點點頭,杜業對著啟說:“阿牛兄弟,你也是一個明白人,但是要坐在那上面,可不容易,我們四兄弟另外有打算。”
“所謂名不顯則德不彰。崇伯治水這麼大功勞,若是不去宣傳的話,世人也未必知道,他們只知道是帝舜的官員,而不知道崇伯。”
季寧說到這裡,然後看了看啟,對著啟說:“阿牛兄弟,小的斗膽問一句,不知道崇伯是否已經有家室了?”
“尚沒有。”啟不知道季寧為什麼這麼詢問,這時候輕玉開口說:“阿牛兄弟,為什麼不認崇伯為父呢?”
啟一下子愣在那裡,他從來沒有想過這件事,他心中並不認為自己能和高貴的高密公子扯上關係,最多就是當崇伯的得力臣子。
但是這個建議,啟有一些心動了。他覺得這是一個好建議,自己可以採取的建議。
“小的出身低賤,只怕崇伯會嫌棄。”
輕玉一笑,對著啟說:“這個不成問題,你如今和崇伯一起治水,時間長,自然會有相惜之情,就算崇伯有了兒子,崇伯也不會偏向自己的親子,心還是向著你這個一起治水的義子。”
“這恐不好說,這義子怎麼會有親子親呢?”
杜業也是一笑,對著他說:“這個自然看阿牛兄弟你自己了,帝堯也不是將天下讓給自己的女婿了嗎?”
啟看著四人,也不再多謙虛,他知道自己能得到這四人的幫助,自己離那個目標又更近了一步。
“四位大人,阿牛也不是忘本之人,日後若是能用到阿牛的地方,小的絕不推辭。”啟也知道這四人這麼幫助自己,也不過是為了榮華富貴,自己能夠成功,那麼就算裂土封侯又能算什麼。比起天下來,他們四人要的還算少的了。
四人恭敬的對著啟說:“等到崇伯登上帝山的時候,阿牛兄弟再來此地找我兄弟四人出仕,我四人絕不含糊。”
“有勞四位了,日後若是有什麼問題,還請四位多多指教了。”
四人齊聲說不敢,輕玉對啟說:“從今天開始,我們分三人離開,一人留在此地,我們要廣宣德,廣招賢,為了崇伯還有閣下,都要很多賢才。”
“有勞四位了,他日小的絕不辜負四人,若違此誓,天誅地滅。”啟神情嚴肅的起誓。
看著啟這個樣子,四人也起誓,一定盡心輔助啟和崇伯,絕無二心。
起誓完畢,雙方再次說起怎麼宣傳崇伯的威望,順便如何宣傳啟,讓天下人知道啟。
啟關於自己這一點搖搖頭,告訴他們自己只是一個小人物,若是宣傳的話,會讓別人起疑,不如等自己成為崇伯的孩子之後,在多宣傳。
四人說也是,季寧也補充說:“既然這樣的話,我其實有一個建議,阿牛兄弟你可以勸崇伯找伯益來這裡。”
“嗯?伯益是天下聞名的少年才俊,若是伯益來了……”啟的話沒有說完,在場四人都能夠聽出他的言外之意。
季寧點頭說:“就是如此,所以才要伯益來,若是沒有伯益壓著其他人,阿牛兄弟你怎麼有機會呢?如今伯益是虞侯的弟子,皋陶的兒子,對崇伯有威脅,崇伯自然不會親近他,除非崇伯真心敢處人下,將帝位讓給伯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