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浩明微笑點頭:“那是一定。”
這夫婦倆離去之後,連向東開始抱怨。
盧浩明始終是微笑不語。
末了,好像是被連向東嘮叨煩了,盧浩明這才回應了句話:“你啊,還嫩著哩!這樣吧,你到前面急救中心盯著去,要是能摟回來一臺急診手術的話,我保管你能出口惡氣。”
連向東沒能明白,而楊兮亦是稀裡糊塗。
但盧浩明卻不做解釋,直接起身,飄然離去。
連向東無奈,只得結伴楊兮,去到了前面的急救中心。
近些年來,急救醫學飛速發展,各大醫院也是順應潮流,紛紛加強急救醫學的學科建設。以前的急診科或是急診部已經落伍,如今全都掛上了急救中心的招牌,然而,絕大多數醫院的急救中心都處在一種畸形發展的狀況。
因為,從定義上講,正兒八經的急救醫學不應該處理傷病的全過程,而是應該把重點放在處理傷病的急救階段。用專業術語來表述,急救醫學的主要涉及範疇有:心、肺、腦的復甦,迴圈功能引起的體克,急性創傷,多器官功能的衰竭,急性中毒等。
換成了大白話來說,急救中心的醫生,應該乾的活只是救命。等患者的生命體徵平穩了,再將患者交還給專科醫生來進一步治療。
可現實情況卻並非如此。
絕大多數醫院的急救中心在業務範疇上都存在著偷換概念的錯誤行為,使得廣大民眾包括很多醫生同行都認為,但凡急症需要掛急診的病患病例,當然都屬於急救中心的業務範疇。
比如,某市級醫院的鄭老闆,還有某省二醫的陳大豬腳,他們廝混的科室均為急診外科,什麼闌尾炎、腸梗阻、胃穿孔、刀傷、燙傷、腦外傷……統統可以歸屬到急診外科的範疇。
你不能說這就是錯,因為大家都這麼做。
但是,在市立醫院,急救中心的急診外科卻吃了癟。
想當初,急救中心建成了自己的獨立手術室的時候,也曾嘗試著將闌尾炎,胃穿孔之類的普外科急診手術截留在自己手中,卻被馬大主任拿著一本急救醫學的教科書找上門去,將急診外科的主任臭罵了一個多小時。
趕過來勸架的業務副院長也沒落好,跟著捱了半個多小時的臭罵。
打那之後,急救中心的急診外科在明面上便再也不敢截胡普外科的病人。
明面上是不敢了,但在背地裡卻時不早晚地搞點小動作,只要不被抓到現行,一句熟人便可以堵住馬大主任的嘴。
因而,普外科的對策便是經常過到急診外科的診室和病房去溜達溜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