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逸陽便用緩慢而清晰的語速,說了一遍最簡單的英語:“大家好,我叫許逸陽,很高興見到大家。”
由於這裡面很多五年級的孩子只學了半個學期,他們只學了字母表以及一點點最基本的英語單詞,甚至連整句都沒有接觸過,於是許逸陽便把自己說過的話全部寫在了黑板上。
然後耐心的給他們講解了一遍這個句子,這才道:“好,大家先試著跟我讀一遍,記住一定要慢、要清楚、要找對發音。”
緊接著,許逸陽給大家用標準的發音朗讀了一遍。
底下的孩子們也跟著他讀了一遍,但是他仔細觀察,發現不少孩子都只張嘴沒發聲,甚至有的孩子嘴剛開口就直接禿嚕了,完全是跟著濫竽充數混過來的。
於是他開口道:“我看大家好像都不夠自信,來,我們分排起立來唸,第一排的同學請先起立。”
如果讓一個人起來,他可能不敢在大家面前開口,但是讓一小部分人一起,對每個人來說,壓力都會小一點。
第一排的八個小學生站起身,許逸陽帶著他們再次朗讀了一遍。
當人數銳減之後,更容易聚焦到問題的所在。
這一組裡,有三個小朋友沒有發出聲音,有兩個小朋友稀裡糊塗,讀的是什麼可能他們自己都不知道。
於是許逸陽專門選出那三個沒發聲的小朋友,說:“來,這三位同學跟著我再念一遍。”
緊接著,許逸陽把速度再放慢了些許,讓這三個小朋友聽的更清楚。
輪到他們三個的時候,三個小朋友不敢再不出聲,於是都試著開口讀了出來。
因為句子本來就很基礎,而且許逸陽又演示了好幾遍,所以他們都能說個七七八八,只不過聲音都有些小,看來還是放不開。
許逸陽在他們說完之後,立刻鼓掌道:“說得很好,表現真棒!不過我相信你們一定還能再大聲一點!不然以後代表咱們國家的小朋友,跟外國人交流的時候,人家可能都聽不清你們到底說了什麼,來,其他同學再給他們鼓鼓掌、給他們加加油!”
孩子本身就是個很容易被鼓舞的群體。
掌聲過後,許逸陽又再次給他們做了朗讀示範,於是這三個孩子的聲音明顯大了不少,發音的精準度也有了進一步的提升。
許逸陽故技重施,帶著其他同學繼續鼓勵他們、讓他們再大點聲。
到了這一次,他們已經說的又響亮、又準確了,之前的羞澀和緊張,在這種熱烈的氛圍中,被他們拋到了九霄雲外。
簡單的幾個來回,這三個一直不敢開口讀英語的孩子,就被許逸陽帶上了道,其他的孩子也受到了很大的鼓勵。
當他們發現讀英語也沒有想象中那麼可怕,自己沒什麼不可以之後,他們也顯得格外興奮。
窗外這三個孩子的家長,也看得欣慰不已,其中一人感嘆道:“我這個兒子,平時嘰嘰喳喳就是個話癆,一讓他開口說英語,立刻就沒聲了,幹張嘴不出聲,沒想到今天竟然敢開口了,這小許老師的教學手段還真是不一般!”
孩子不敢開口說英語的毛病,他們也有意識。
但是在學校,老師主要的任務和精力,都是在教材大綱上。
口語不是教學大綱裡很重要的部分,更是考試無法量化考核的部分,所以老師也很難關注到每一個學生的口語究竟如何,就算關注到了問題,也很難有足夠的精力去幫助他們改正。
許逸陽則不一樣,他教的就是口語,所以他直接拋棄了學校的教學大綱,直接從口語出發,很容易就能發現學生們的問題,並且一點點引導他們解決問題。
一下子,就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許爸許媽以及許逸姍,正在外面聽許逸陽講課,聽到這位學生家長的話,心裡都是滿滿的自豪。
這時候,許逸姍忽然瞥見人群中有個熟悉的身影,她急忙向對方招了招手,驚喜的說:“樂樂姐,你怎麼也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