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學計算中,輸入的資料不正確,計算的結果一定是錯的。當人類進入數字時代,伴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資料交易所如雨後春筍般遍地開花,資料似乎成了致勝法寶。
肖鋒將脫敏後的平臺資料“高價”交易給了趙蕾。
“好了。”
如此草率的過場反而令肖鋒心裡有些不踏實,忍不住問道:“不用核實一下資料的真偽嗎?”
趙蕾反問道:“過去的你能代表現在的你嗎?”
“不能。”
“現在的你能代表未來的你嗎?”
“也不能。”
“既然如此,這些資料的真偽重要嗎?”
肖鋒疑惑不解地問道:“那為何要花大價錢購買這些資料呢?”
趙蕾並沒有正面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嘴角微微上揚問道:“燒香拜佛有用嗎?”
“有。不,沒有。”
“信則有,不信則無。當整個社會都相信這些資料有價值,那麼這些資料便有用。當有人願意花大價錢購買這些資料,自然會讓人更深信不已。”
“可你剛不是說這些資料並不能代表未來嗎?”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人是有趨同性的。這趨同性,對你而言不是信手拈來嗎?”
“懂了!”
回到創世紀,肖鋒立馬關心起了使用者畫像模組的開發進度。
馮小輝心中有些拿捏不準,於是問道:“肖總,現在有這麼一個情況,使用者刷資料現象嚴重,我擔心這些虛假資料會影響到使用者畫像的精準性。”
“小馮呀,這個精準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
見馮小輝很是不解,便躺坐在沙發上接著說道:“你覺得用血型、星座分析人準嗎?”
“挺準的。”
“那你是怎麼變成上面所描述的那一類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