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秀才趕緊將那捧瓜子收入袖中,快步走向兩人,卻不是先與關門弟子說什麼,而是望向寧姚,笑道:“寧丫頭,攤上這麼個閒不住的傢伙,多多包容。哪天要是真覺得委屈了,別管事情對錯,都千萬千萬不要覺得是自己沒道理啊,懷疑自己會不會小題大做,別想這些,只管大大方方與我告狀,我這個當陳平安先生的人,肯定幫你罵他,絕不偏袒這小子!”
估計天底下只有寧姚跟陳平安吵架,老人才會不幫自己的學生。
人間事,其實好壞之別,往往就只差那麼一兩句話,就可以好壞顛倒。
氣頭上,多了一兩句不該有的重話反話,平日裡,少了一兩句寬慰人心的廢話好話。
因為越是親近之人,越容易覺得對方做什麼事都是天經地義的,都覺得一切只需要在不言中。
結果越是覺得對方應該什麼都懂的時候,往往就是對方什麼都不懂的時候。
寧姚笑著點頭道:“好的,告狀一事,我會跟某人多學學。”
就像所有人都覺得寧姚的練劍資質太好,她就應該是五彩天下那邊,毫無懸念的天下第一人,寧姚做出什麼壯舉都不讓人意外。
她是那座飛昇城毋庸置疑的主心骨。
歲月一久,寧姚還會被視為下一個劍道路上的陳清都。
老秀才偏不如此認為。
老人只是覺得眼前的寧丫頭,就只是個想要告狀都無人可告的年輕晚輩。
寧姚先告辭離去,說她可能要閉關兩天。
她在修行路上,閉關次數,屈指可數。
老秀才這才牽起陳平安的手,輕輕拍了拍關門弟子的手背,也沒說什麼,只是輕輕一笑,蹦出個字,“嘿。”
坐鎮劍氣長城的賀綬,已經將五位劍修聯袂問劍託月山一事,以最快速度傳信文廟,於是茅小冬就很快傳信給先生。
如今茅小冬擔任禮記學宮的司業,官職僅次於學宮祭酒。大官!
陳平安在自己先生這邊,毫不掩飾自己的疲憊,不過依舊眼神明亮,笑著回了個“嘿”。
一般人不太清楚,其實金石篆刻一道,嘿字同默。
曾經老秀才還鬧出過個不大不小的笑話,早年雜書翻得少,聖賢道理之外,學問不夠寬泛,以至於在書鋪翻看一本版刻精美的印譜,見著了個“嘿”字印文,誤以為篆刻此印的某位書院山長,是個極風趣的讀書人,結果等到老秀才在文廟有了神像,專程跑去書院拜會那個山長,不料就是不苟言笑的老古板。
老秀才拉著陳平安坐在門口長凳上,重新拿出一捧瓜子,分給陳平安一半,邊嗑瓜子邊說道:“先生幫不上什麼忙,只是走了趟落魄山,那會兒已經什麼都安然無恙,先生很馬後炮了,不過見著了鄭居中,落魄山下宗選址桐葉洲一事,照舊。”
陳平安倍感意外,欲言又止。
老秀才說道:“先生能夠幫上點小忙,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
陳平安點點頭,就沒有多說什麼。
老秀才笑道:“東山那孩子,這次與鄭居中重逢,吃癟得很,氣得不輕,總算有點少年郎的樣子了,所以他主動開口,請我幫忙,與你這個先生打個商量,希望落魄山的下宗,就由他來當那個首任宗主,所以曹晴朗那邊,就需要你來解釋一二。”
之前從正陽山返回落魄山途中,眾人在那條龍舟渡船上,已經商量出了個既定議程,不管落魄山之外第二座擁有單獨祖師堂的門派,是一個擁有宗門頭銜的“下宗”,還是在文廟那邊暫無宗字頭名號的“下山”,曹晴朗都是第一任宗主或是山主。米裕,種秋,崔嵬,隋右邊,幾個就在那邊落腳修行,而崔東山和裴錢,只是去那邊幫忙幾年,前者主要盯著“鄰居”金頂觀與那三山福地萬瑤宗的動向,後者負責與青虎宮、蒲山草堂的人情往來。
陳平安道:“其實我一開始就是這個打算,只不過當初跟東山聊起這件事,我看他沒有興趣攬事,就退一步行事了。”
最早的設想,陳平安就是讓仙人境的崔東山擔任下宗宗主,在中土文廟那邊都不用為了個宗字頭名分,跟誰掰扯什麼,要更名正言順。
這對曹晴朗也是好事,可以先在崔東山身邊多歷練個幾年,人情世故,修行境界,山上山下的人脈香火,方方面面,都時機成熟了,曹晴朗就是水到渠成的第二任宗主,不然陳平安多少會擔心自己是不是拔苗助長,曹晴朗再行事穩當,再心性堅韌,可在陳平安這個先生眼中,難免還是……心疼幾分,總覺得曹晴朗太年輕,就要早早挑起這麼個重擔,處理一宗事務,曹晴朗的治學怎麼辦?將來還怎麼跟他的朋友一起負笈遊學,看遍大好河山?
只是崔東山那會兒不願意,陳平安自然就不會搬出什麼先生架子,強人所難。
可現在崔東山願意親自出馬,就什麼事都跟著迎刃而解了。
至於曹晴朗那邊,哪怕相信曹晴朗不會多想,陳平安當然還是會解釋清楚,反正就一壺酒的功夫,幾句話的事情。
畢竟落魄山從無那種故意話說一半、讓人去揣摩心意的官場習俗,所有事情都是攤開了說。
老秀才看了眼陳平安肩頭的那隻蜘蛛,疑惑道:“這位道友是?”
陳平安以心聲說了個大概,然後開口說道:“小陌,這位就是我的先生,你在此現身就是了,不用太拘束。”
一隻原本銅錢大小的雪白蜘蛛,從陳平安肩頭向前一個跳躍,落地之時,已經是那個一身麻布衣衫,黃帽青鞋的小陌,與那位老秀才作揖道:“小陌見過文聖。”
老秀才已經站起身,使勁點頭道:“喜從天降,吉兆人間,好事好事。”
先生都起身相迎了,陳平安就只好跟著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