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安摘下養劍葫,喝了口酒,看了眼山腳牌坊的匾額,說道:“字寫得不如何,還不如路邊杏花好看。”
這座宗門名為鎖雲,位於北俱蘆洲中部偏北地帶,擅長降真拘鬼、煉製山香和繪畫門神。
北俱蘆洲的仙家門派,是浩然九洲當中,唯一一個,家家戶戶都會對各自祖師堂打造陣法的地方,而且最為不遺餘力,別洲山上,重心多是維持一座護山大陣,更多是對祖師堂設定一道象徵性的山水禁制。
劉景龍心聲問道:“接下來怎麼說?”
問劍祖師堂這種事情,劉景龍還是第一次做,本來他的意思,是兩人身形不用落在山門這邊,直接御風懸空停步,與陳平安遙遙遞出幾劍,將那祖師堂一分為二,就可以收工,打道回府。
至於鎖雲宗的祖師堂陣法,幾座主要山峰的山水禁制,來時路上,劉景龍都與陳平安詳細說了。
不過陳平安沒答應,說陪你一路御風跑這麼遠的路,結果只砍一兩劍就跑,你劉酒仙是喝高了說醉話嗎?
陳平安說道:“怎麼說?上山去,咱倆一路走到祖師堂門口再出劍。”
劉景龍的那把本命飛劍,是陳平安見過劍修飛劍當中,最奇怪之一,道心劍意,是那“規矩”,只聽這個名字,就知道不好惹。
何況一把“規矩”,還能自成小天地,好像單憑一把本命飛劍,就能當陳平安的籠中雀、井中月兩把使喚,人比人氣死人,虧得是朋友,喝酒又喝不過,陳平安就忍了。
劉景龍提醒道:“我可以陪你走去養雲峰,不過你記得收著點拳腳。”
陳平安將養劍葫重新別在腰間,笑道:“有數的。”
兩人眼前這座鎖雲宗的祖山極為神異,形若枯木一截,嵖岈四出,半腰處半數山體斷絕去路,只餘一側裊繞而起,然後又化作數座峰頭,高低各異,其中一處好似筆架,山色青翠,彷彿群芝生髮,依稀可見,有崖刻榜書“小青芝山”,另外一高峰極為險峻,頂部有孔洞,四壁嶙峋,好似天邊掛月,而鎖雲宗的祖師堂所在山頭居中最高,名為養雲峰。
宗門輩分最高的老祖師,仙人境,名為魏精粹,道號飛卿。
當代宗主楊確,玉璞境,道號官梅。還有個九境武夫的首席客卿,崔公壯,暫時不知是否在山上。
是個大宗門。
除了擁有兩位上五境坐鎮,各峰還有數位成名已久的地仙修士。
陳平安試探性問道:“山上強敵如雲,你真不需要喝口酒壓壓驚?”
劉景龍笑呵呵道:“舊債一大堆,我一般不罵人。”
東寶瓶洲的魏夜遊,北俱蘆洲的劉酒仙。
歸根結底,拜誰所賜?
陳平安拍了拍劉景龍的肩膀,“對,別亂罵人,我們都是讀書人,醉話罵人是酒桌大忌,容易打光棍。”
陳平安這次造訪鎖雲宗,覆了張老者麵皮,路上早已換了身不知從哪裡撿來的道袍,還頭戴一頂蓮花冠,找到那門房後,打了個道門稽首,開門見山道:“坐不更名行不改姓,我叫陳好人,道號無敵,身邊弟子名為劉道理,暫無道號,師徒二人閒來無事,一路雲遊至此,習慣了直道而行,你們鎖雲宗這座祖山,不小心就礙眼擋路了,故而貧道與這個不成材的弟子,要拆你們家的祖師堂,勞煩通報一聲,免得失了禮數。”
那個鎖雲宗的山腳門房,是個年輕面容的觀海境修士,其實年紀不小,也是見慣了風雨的,聞言後依舊目瞪口呆,久久都沒能回過神。
眼前那老道人,說了一口純熟地道的北俱蘆洲大雅言,話自然聽得一清二楚且明白,可是一個字一句話那麼串在一起,好像處處不對勁。一時半會兒的,門房竟是沒來得及生氣趕人。然後門房忍不住笑了起來,完全沒必要生氣,反而只覺得好玩,眼前是哪冒出來的倆傻子呢。
劉景龍有些後悔跟隨陳平安來問劍。
作為土生土長的北俱蘆洲修士,問候別家祖師堂這種事情,劉景龍哪怕沒吃過豬肉,也是見慣了滿大街豬跑路的。
何況自家太徽劍宗的歷史上,也有過數次被劍仙問劍、武夫宗師問拳的時候,老祖師們退敵不難,只是往往為修繕一事,忙個焦頭爛額,年輕弟子們卻一個個跟山下過年,吃了頓年夜飯差不多,看完了熱鬧,就想著以後下山熱鬧別人去。
劉景龍就聽說師父和掌律黃師伯在年輕時,就很喜歡一起偷摸出門,兩人回山後經常在祖師堂挨罰,免不了被祖師爺訓話一通,大致意思就是身為太徽劍修,還是嫡傳弟子,自家練劍修心需要天青月白,與人問劍更需光明磊落,豈可如此鬼祟行事之類的措辭,說完這些,最後總會再來一句,出劍軟綿,娘們唧唧,丟人現眼。
但是像陳平安這麼問候祖師堂的,劉景龍是頭一回見著,長見識了。
陳平安一本正經問道:“貧道登山之前,必須問清楚了,按照你們這兒的習俗,是村頭擺幾桌?一桌几人?”
那門房聽了個一頭霧水,畢竟職責所在,雖然還想聽些笑話,不過仍是擺擺手,冷笑道:“趕緊滾遠點,少在這邊裝瘋賣癲。”
只見那老道人好像為難,捻鬚沉思起來,門房輕輕一腳,腳邊一粒石子快若箭矢,直戳那個老不死的小腿。
老道人一個踉蹌,環顧四周,氣急敗壞道:“誰,有本事就別躲在暗處,以飛劍傷人,站出來,小小劍仙,吃了熊心豹子膽,竟敢暗算貧道?!”
劉景龍伸出拳頭,抵住額頭,沒眼看,沒耳聽。早知道這樣,還不如在翩然峰破例多喝點酒呢。
那門房心中大定,器宇軒昂,龍驤虎步,走到那個老道人跟前,朝心口處狠狠一掌推出,乖乖躺著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