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劍來 > 第八百八十一章 練手

第八百八十一章 練手 (第11/12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貧道的仙郎 唐家有女初修仙 戰盡三界 諸天大使 音逆 九令之主平天下 永恆仙帝 特種兵之龍刃 靈武爭鋒 最強御獸 通玄道主 絕世第一殺神 正道法則 武魂爭鋒 萬道神帝 人道帝元 長生武道:從加點形意拳開始 海賊之刀塔酒館 極品逆天丹神 寵界抽卡成尊

不過柴伯符當下只是點點頭,依舊沒敢言語一個字。

說實話,坐在這裡,柴伯符覺得自己哪怕說句話,都是對鄭先生的冒犯。

鄭居中說道:“韓俏色,柳道醇,傅噤他們幾個,可能都會覺得顧璨是天生的白帝城嫡傳,至於你,不太被瞧得起。”

柴伯符還是隻能點頭。這種事情,沒什麼不好意思的,自己比起顧璨那個小魔頭,確實沒法比。那個小兔崽子,心眼實在太多,關鍵是學東西太快。

鄭居中倒了一杯茶水,在桌上輕輕一推,就滑到了柴伯符身前桌子邊緣,笑道:“想人的時候喝酒,想事的時候喝茶。”

柴伯符受寵若驚,立即身體前傾,雙手拿起茶杯,戰戰兢兢,低頭抿了一口。

鄭居中說道:“佛家說此方天地是婆娑世界。一個人吃苦不怕,就怕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吃苦。就像山下市井,掙不著錢,不能只怨世態炎涼,旁人狗眼看人低。山下俗子茫然,苦樂不過甲子,我輩在山修道之人,無此道心,難證大道,不可得長生不朽。”

“當然,人力有窮盡時,就會發現有些錢,是真掙不著的,有些事,是真做不成的。不過只有到了這一刻,你才有資格說一句,命中註定,天數使然。我這麼講,聽得懂嗎?”

娓娓道來。

這個字“懷仙”的天下第一魔道修士,就像個脾氣極好的學塾夫子,在與一個值得授業解惑的學生傳道。

柴伯符點點頭,又搖搖頭,終於開口說了第一句話,誠心誠意道:“晚輩不知道自己懂的,是不是城主希望我懂的。”

道理其實再簡單不過,鄭居中這般神人,說話,做事,修行,豈會簡單?不管言語如何返璞歸真,柴伯符始終堅信,城主絕不至於說些自己都聽懂的話。

在白帝城這些年的修行歲月裡,柴伯符真真切切明白了一個道理。

運氣好的人,很容易學運氣好的人,好像怎麼學都是對的。笨人就很難學聰明人了。

鄭居中朝那柴伯符眉心處,遙遙雙指一戳,柴伯符好像痴兒開竅,瞬間就重返元嬰境,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屋內一旁韓俏色眼中,她所見畫面,是顧璨敲開門,站在門外,側身讓出道路,然後師兄讓顧璨與柴伯符一起進屋子,再詢問了些柴伯符一些修行上的關隘癥結,為其一一解答。所以韓俏色有些意外,不知道為何師兄願意與這個廢物如此廢話,不對,柴伯符的確是不折不扣的廢物,可師兄卻從不說廢話。難道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其實是藉機指點弟子顧璨道法?

顧璨當時推開門後,屋內只有師父鄭居中正在獨自打譜,並無師姑韓俏色,在自己關上門的時候,見到了柴伯符剛跨過門檻,就雙腳一軟,跪倒在地,不知為何便開始伏地不起,痛哭流涕。

而真正的那個鄭居中,站在視窗那邊,就任由那個落座“鄭居中”,在為柴伯符傳道授業。事實上,柴伯符與“鄭居中”如此這般的對話,已經多達十數次,只是鄭居中,都不太滿意某個結果,未能達到心中預期,就摘走了柴伯符的那些記憶。璞玉需要反覆琢磨,才成美玉。

渡船窗外明月皎皎。

那位真正的鄭居中,雙手負後,手持一卷書。

在那些師弟師妹當中,鄭居中已經沒有太多栽培的興致。對於傅噤在內的白帝城修士而言,城主鄭居中是不太露面的,極少與誰稍稍用心傳道。可事實上,哪怕只是個白帝城資質最差的譜牒修士,鄭居中閒來無事,都會親手一一琢磨雕刻,大多又會被鄭居中一一抹平,或者覺得滿意了,才留下幾條修士自己不知不覺的心路脈絡,既會幫忙鋪路搭橋,看似羊腸小道實則有望漸次登高,也會將某些看似陽關大道實則斷頭路,早早打斷,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鄭居中一直覺得修道之人的登山之路,不只在腳下,更在心頭。

只是因為鄭居中的手段,太過神不知鬼不覺,才會顯得城主如天人隱居彩雲間,不易見著。

開山弟子,傅噤練劍,劍術要越來越接近他那個斬龍之人的祖師爺。

關門弟子,顧璨修道,是修陳平安的禮敬天地和入鄉隨俗,也是吳霜降出神入化的“兵解萬物,化為己用”,還是周密的“百萬老書蟲,三食神仙字”。

明月夜裡。

月下開窗,是你翻書還是書閱你,抑或月色借你看書?

鄭居中的分身之一,曾經在那嬋娟洞天,與辨認出他根腳的崔瀺有過一次問道論道。

崔瀺當時問了個極好問題,皎皎明月熒熒鏡,抬頭見月誰是誰,鏡中人還是我嗎?

鄭居中喜歡跟這樣的聰明人說話,不費勁,甚至哪怕只是幾句閒聊,都能裨益自身大道幾分。

他曾經為自己找出了三條躋身十四境的道路,都可以,只是難易不同,有些差異,鄭居中最大的顧慮,是躋身十四境之後,又該如何登天,最終到底哪條大道成就更高,需要不斷推演。

當年在那嬋娟洞天,崔瀺勘破了鄭居中的分身之一,算是早年雙方下出彩雲局之後的再次相逢,崔瀺開誠佈公,提出了魂魄一分為二的設想,先爭取變成兩個、三個甚至更多人,再爭取重歸同一人。不但詳細給出了所有的步驟細節,崔瀺還說願意讓鄭居中藉機觀道一場。

其實後來崔東山的那個名字,都是鄭居中當時幫崔瀺取的,說討個好兆頭。

大概這就是不謀而合,因為一分為二,這其實就是鄭居中要走的三條道路之一。

而崔瀺就沒鄭居中那麼自由了,一旦天下未來形勢,事不由己,勢不得已,他崔瀺就只好選擇另外一條註定會讓天地變色、再換人間的不歸路。

崔瀺最後斬釘截鐵,勸說鄭居中,說先走這條道路,只要憑此合道十四境,此後就有了更多的可能,不然只走一條登天路,就等於必須斷絕其餘兩條道路,豈不無趣?

那次分別過後,崔瀺很快就去了家鄉寶瓶洲,擔任大驪國師,籌謀百年,期間一分為二,人間就多出了個崔東山。

可惜浩然天下再無繡虎。

崔瀺在人間最後所見之人,不是亞聖,而是從蠻荒天下趕去劍氣長城的鄭居中,只有一場很簡單的問答而已。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蒼穹神殿之大周風雲 龍武帝尊 超神制卡師 極戰獨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