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軍事的角度來說,司馬懿並未半點說錯。
曹真也有樣學樣,從另一個角度說道:“莫非是關中難攻、道路又被斷絕,因而才選擇隴右作為戰略目的?”
“非也,非也。”
曹睿起身走到輿圖前面,指向漢中的方向說道:
“大將軍與司空且看,建安年間武帝兩次攻伐漢中,要麼從關中出發、要麼從陳倉道進發。但無論走哪條路,戰略目的地都是漢中。”
“漢中四面環山、關隘眾多,諸葛亮又非張魯那種痴蠢之輩,單論防守來說,讓朕現在去漢中,朕也沒有那麼多勝算。”
曹真與司馬懿也一併來到了輿圖前面。
曹睿繼續說道:“若按大魏以往在隴右、在關中的佈置,不論怎麼打,諸葛亮都是以漢中一地而守兩地。大魏不得不分兵,可諸葛亮卻不用分兵。”
說罷,曹睿將手指向隴西郡南側的臨洮,再指向臨洮南側的沓中:
“朕就是要在西邊再開闢一條戰線,與蜀軍多一處戰略相持的地方。”
“自此之後,大魏從以隴右、關中兩處面對漢中一地,改為秦州的陰平、武都兩地、對漢中與梓潼。”
“可如此這般,秦州貧瘠何以為繼?如何能養得起這麼多兵?”曹真略有些不解問道。
“這就是朕稍後要說的了。”曹睿說道:“若要以秦州一郡,妥善防住益州一郡,那麼就必須要儘快將羌人歸化完畢。”
“諸葛亮自隴右撤軍之後,原本武都、陰平以及南安、天水這些地方的羌人氐人,對蜀國已經心生怨望。”
“此事陸遜數日前已經與朕說了。”
曹真點頭應道:“以爵位官職拉攏羌人酋豪,以屯田耕作繫住羌人百姓。若百萬羌人皆可為大魏所用,靠秦州、雍州二州,又何須此次都要中軍來援呢?”
“朕就是這個意思。”曹睿笑道:“因此朕提拔陸遜、專門替朕統領羌兵,準備讓他平定沓中、然後在沓中率羌人屯田,以威嚇陰平與梓潼。”
曹真本想再問皇帝為何知曉沓中能夠屯田,但想了想還是沒有問出口,顯得自己這個大將軍太不曉得地利了。
可曹真卻不知,曹睿本人對彼處的地利也沒有多麼瞭解。之所以知曉沓中能夠屯田,還是要得益於堂內侍立的散騎侍郎姜維。
曹真聽罷皇帝言語,恍然般點頭嘆道:“陛下這個秦州設立的好啊!”
“自武帝從漢中撤走之後,大魏對蜀地全然不知如何下手,只得拖到了諸葛亮此番帶兵來攻。”
“先設秦州,在武都與漢中對峙。再攻沓中、陰平,牽制益州軍力。”
“攻守易形矣!”
曹睿笑了一聲:“除了這個沓中,大將軍與司空可還有其他事情想問朕的?”
司馬懿猶豫幾瞬,還是出言問道:“陛下,臣弟司馬叔達的職位,陛下是否再考慮一二?”
曹睿搖了搖頭:“有功則賞,有過則懲。朕不是吝惜官位印信的人。此事就這般定下吧。”
司馬懿拱手道:“臣代臣弟謝過陛下恩典。”
曹睿卻毫不經意一般,擺了擺手道:“將眾卿都叫進來吧!”
“剛才朕與你們二位推心置腹,也要與他們這般!”(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