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睿抬眼看向王昶:“王卿,兗州各地屯田的情況如何?”
王昶答道:“回陛下,兗州沒有軍屯只有民屯,民屯也大略都在東郡、陳留、濟陰這三個郡內。”
“不過臣以為兗州的屯田,還是與豫州有所不同的。東郡、陳留、濟陰河水豐沛,田土更良,是以屯田民的收成也更多些,倒不至於忙了一年還無絲毫存糧的情況出現。”
曹睿點了點頭:“各州各郡的情況還是不同的。先從豫州做起吧!潁川、陳郡、汝南,黃權還剩梁、沛、譙三郡沒去。”
“真若要對比收成的話,還要等到糧食收穫之時,急不來。”
劉放見狀,繼續說道:“黃權第二件事,是向陛下稟告,他已經將屯田官員的俸祿增加了一倍。”
“黃權說,他發現屯田官員常用屯田民做工、或者做些與農桑無關之事。他認為,這和屯田官員的生活也大多拮据有關。”
這是屯田官員待遇太差,以至於不得不剝削屯田民了?
曹睿示意劉放繼續。
劉放繼續說道:“第三件事,黃權稱他準備在農閒之時,集每個郡的屯田民、集中修河築陂。”
“劉中書,替朕給黃權回信。”曹睿緩緩說道:“告訴黃權,他在豫州放開手腳,想做什麼便做什麼。”
“增加屯田民所得的分成,逐郡推開、記錄反饋是對的。至於給屯田官員增加俸祿、以及興修水利,這些小事朕就不評價了。”
“現在已經六月,讓黃權冬天之前給朕一個如何整治屯田的大略方案出來。若是好的話,朕再讓其他各州陸續推行。”
劉放點頭:“臣記下了。若無其他事情,臣就先行告退了。”
很明顯劉放沒有帶紙筆記錄。但曹睿一點都不懷疑劉放的記憶力,身為機要官,過目不忘這些都只是基本功罷了。
就在劉放和王昶剛剛離去之後,鍾毓也同時從外面走了進來。
“陛下,司空求見。”鍾毓小心的說道。
“朕今天不是讓他回家嗎?怎麼下午就又入宮了?”曹睿皺眉說道:“朕今天就不見他了,有什麼事情明日再說。”
“是,臣這就去告訴司空。”鍾毓行禮後告退,一邊走還一邊好奇,陛下為何連司馬懿都不見了?發生了什麼?
而此時的東閣內,司馬懿正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和衛臻閒談。
“公振,看來尚書檯的各曹也是時候該整治一番了。現在是吏部曹出了事,可尚書檯有二十五曹,說不得哪個曹就又出問題了。”
“黃初年間,先帝重設尚書檯之後,便再也沒設立尚書左丞與尚書右丞。看來是時候上報陛下,恢復這兩個位置了。”
衛臻看了司馬懿一眼,心裡卻如明鏡一般。
先帝曹丕在黃初元年的時候,選用了明確表態支援其做世子的桓階做了尚書令,陳群、杜畿二人為尚書僕射。
漢朝的尚書檯,與魏朝的尚書檯完全是兩個分開的機構。而魏朝的尚書檯,又是由曹操魏王國的尚書檯轉變而來。
在漢朝尚書檯中必有的尚書左丞、尚書右丞,就這樣被有意無意的忽略掉了。說到底,還是黃初年間執掌尚書檯的幾人要攬權而已。
當然,攬權也沒什麼不對的。誰願意將手裡的權力就平白分給別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