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郃說道:“先帶本都督上城樓!我要先看一看散關南側的地勢。”
“遵令。”
散關所在的山谷,大約是沿東北到西南的分佈。張郃站在城頭向西南眺望,山谷中的石灘間流著溪水,大約能看到一些道路,但也都年久失修的模樣,長滿了雜草和低矮的灌木。
這條路張郃其實來過多次了。
建安十八年,張郃隨夏侯淵西進之時,就率一偏師出散關、攻武都郡,討伐盤踞武都叛亂的氐人。
建安二十年,曹操統帥大軍從陳倉道入漢中討伐張魯,張郃親率五千步卒為先鋒,出散關一路直抵陽平關。
若說魏國現存的將領哪一個對散關、對陳倉道最熟悉,毫無疑問只有張郃。
在關西征戰近二十年的經歷,對地理、軍情的全盤掌握,才是曹睿將雍涼軍事盡皆付與張郃之手的根本原因。
山谷中的風撲到張郃臉上,聞得城樓階梯處傳來人聲,張郃回頭看去,一名商賈打扮之人被兩名軍士一左一右夾著走上城牆。
就在此人見到張郃的一刻,眼神和儀態似乎就變了,全然不似方才那麼畏縮。
此人行禮道:“稟都督,在下校事府都伯張定,有機密軍情要稟報都督。”
話音剛落,張定雙手便託著一塊令牌向前遞去。
校尉陳雙將令牌拿起,向前走了幾步交給張郃。張郃大略看了幾眼,與記憶中的圖案似乎能對的上。
張郃沉聲問道:“有何軍情要報?速速說來。”
張定左右看了幾眼,拱手道:“還請都督屏退左右,此事萬分機密。”
張郃皺眉道:“這裡都是本都督的親信士卒,沒什麼不能說的。”
張定倒也乾脆:“稟都督,蜀國丞相諸葛亮率軍已到南鄭。”
“諸葛亮到南鄭了?他帶了多少兵力”張郃眉毛揚起,聲音也升高了一度。
張定答道:“都督,具體數目在下未能探知,不敢窺探大軍之側。但從各類跡象推測,至少在萬人以上。”
張郃沒有說話,原地思索了起來。
校事探查軍事,也是要合乎常理的,大多都有一個其餘的身份遮掩,就如同張定自稱客商一般。
“你說你是行商的?販賣什麼的?”張郃問道。
張定神色從容答道:“在下平日販賣蜀錦,以此職業為幌子刺探情報。”
“如何探知蜀軍有萬人來漢中的?”張郃追問。
張定說道:“回都督,在下三月下旬如往常一般販運蜀錦,正沿著金牛道從漢中回成都,剛剛到達劍閣之時,便被當地官吏請到一側城中,讓大軍先過。”
“雖然被看管起來,但來往旗幟還是能看見的。加之在下與當地吏員交談時得知,萬人以上肯定是有的。”
“而後在下回到漢中,從沔陽到南鄭許多地方,就已經禁止百姓經過了。”
張郃沉聲道:“校事府都伯張定對吧?你的名字本都督已經記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