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績效考核當成鞭子,抽著文武百官往前走是吧?
不過不得不說,這倒是個好辦法,就是不知道在當今這個時代是否適用。
既然高柔提出來了,就讓他去搞一搞試試看。
曹睿表情複雜的盯著高柔:“廷尉要修訂考課之法?多久能成?”
高柔深知,這個時間事關自己的政治生命。若說得多了,皇帝肯定有怨。若說得少了,那麼自己未必搞得出來。
高柔答道:“還請陛下付臣期限,若臣不能完成,則治臣之罪。”
曹睿大略想了一下:“朕最多給你一年!足夠嗎?”
高柔乾脆說道:“一年夠了!還請陛下觀臣後效。”
曹睿點了點頭:“既然如此,朕也願意給你機會。一年之內,你的廷尉改成行廷尉,暫且代理此職。”
“起來吧!不要跪著了。”
高柔緩緩起身:“臣,謝陛下恩典。”
……
高柔自回了廷尉府,書房內的臣子們也紛紛散去。
待到傍晚之時,司馬懿提前走了半個時辰,到了廷尉府中。
關上門後,司馬懿問道:“文惠兄,今日為何要提出考課之法?若此法一出,恐怕文惠兄就成了眾矢之的了!”
高柔全無剛才在書房中的畏縮之態,眼中帶怒的皺眉盯著司馬懿看:“若我不這般說,恐怕現在就要被陛下貶為庶人、回老家陳留耕田去了!”
“事急從權,還能讓我怎麼辦?”
司馬懿輕嘆一聲,拱手說道:“我此時到廷尉府,也是來給文惠兄謝罪的。”
“陛下外放孫資而將校事歸於侍中,我怎麼想都覺得是陛下對孫資和校事不滿。因而請徐景山彈劾中書,請文惠兄彈劾校事。”
“卻不料到了這般田地!”
高柔也是智者,只不過因視角和立場不同,沒有與皇帝的考慮站在一個頻道上罷了。
如今知曉了皇帝對於權力的敏感後,高柔已經打定主意,此生再不願觸這般的黴頭了。這次能撿到機會,已經算是命大。
高柔冷哼一聲:“是啊!誰能料到這般田地呢?”
“你司馬仲達神機妙算,自己不去上表、反倒慫恿起我和徐景山了。”
“還請仲達念在你我相識多年,這種事再也不要找我了,我高文惠擔不起!”
司馬懿沒有辦法,只得向高柔躬身長拜,表情誠懇的說道:“文惠兄恕罪,是在下讓文惠兄遇險了!”
“我記得文惠兄的長子還在陳留家中、並未出仕是吧?我徵辟他進司空府可好?”
高柔上下打量了一番司馬懿。
如今竟要補償於我?管他是怎麼想的,不如落些實惠為好!
高柔隨即拱了拱手:“那我就謝過仲達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