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落裡站著的鐘毓拱手行禮,快步走了出去。不一會的工夫,候在外面的徐邈便走了進來。
徐邈躬身行禮:“臣徐邈拜見陛下。”
曹睿點了點頭:“今日朕召你入宮,就是想讓與朕、與諸卿說明一下你的想法。”
徐邈神色鎮定的拱手:“臣遵旨,定當言無不盡。”
曹睿指向辛毗:“辛侍中替朕來問。”
辛毗領旨後起身,走到了曹睿桌案的側邊,拿起桌上放著的一張左伯紙。
辛毗輕咳一聲,隨即問道:“請問徐御史,前日上表的時候,為何不透過中書,而是直接投遞到宮中?”
徐邈看向皇帝,拱手答道:“回陛下,臣乃是彈劾中書,豈有讓中書傳訊的道理?”
曹睿說道:“徐卿是怕中書收到你的上表之後,將其隱匿起來,從而使朕看不到嗎?”
徐邈從容答道:“臣並非此意,臣只是以為彈劾中書,便不好再透過中書上表。”
曹睿看向辛毗:“辛侍中,大魏可有規定臣子上表的渠道?”
辛毗想了想說道:“回陛下,並無此規定。”
“那好,今日便有了。”曹睿緩緩說道:“臣子給宮中上表,以後只能透過中書。中書乃是負責上傳下達的部門,不可作為擺設。”
“遵旨,臣記下了,稍後便告知中書。”辛毗答道。
說起來有些搞笑,規定中書權責的詔書,還是要由中書來簽發的。
曹睿又問:“徐卿在上表裡說的,若君王聽信左右,則會受到矇蔽。徐卿在這裡說的左右都是誰?”
“說的是中書監劉放、中書令孫資嗎?”
徐卿深吸一口氣:“陛下,中書在宮中為近臣,自然是包括在內的。”
頓了幾秒後,徐邈說道:“陛下,臣以為不僅是中書,西閣、東閣也一併在內!”
“臣句句都是發自肺腑,若陛下一直將大臣聚於宮中、聽信左右,長此以往,滿朝臣子都只知中書、西閣、東閣,而不知陛下了!”
“大臣的威權過重,則臣民們必然會畏懼大臣、而輕慢陛下,還請陛下明察!”
司馬懿前幾日與高柔商談,本是想讓高柔檢舉校事、再讓徐邈彈劾中書,從而在整體上減小中書省的權責。
宮中向外朝發號施令,要麼是透過中書下詔傳旨,要麼是透過東閣向尚書檯傳達政令。
先帝曹丕在時,雖然在尚書檯重用陳群、司馬懿二人,但也用中書省來分尚書檯之權。
今日司馬懿所為,也只是將權柄收於尚書檯罷了。
但令司馬懿詫異的是,皇帝非但沒有聽從徐邈的諫言、順著外放孫資的時候削弱中書省,而是讓徐邈下令自辯。
那麼風向就很明顯了。
陛下不滿的,看來只是孫資本人,而非中書省這個機構。(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