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五經中,每一經都做一個標準版本的註解。學通了五經、學懂了註解,大約也就夠了!”
曹植皺眉說道:“那之前的讖緯之類,都不必學了?”
“皇叔自己覺得學讖緯有用嗎?”曹睿反問。
曹植答道:“臣以為用處實在不大。”
“那就對了。”曹睿繼續說道:“朕再問皇叔,朝廷要學子們都學五經,這是為了什麼?為了都讀成博士嗎?”
曹植想了想說道:“這倒不是。若按著陛下的意思來說,學子們在太學中學了五經,最終還是要做官的。”
“這就是朕要說的事情了。”曹睿緩緩說道:“五經雖然精深,但學了那麼多的版本實在用處不大。最多學到二十幾歲,就可以出去選拔做官了。”
“皇叔,朕認為這件事情可以分成兩步來做。”
曹睿解釋道:“第一步,就是皇叔現在在做的事情,將五經翻譯成白話文。”
“若這種更易理解的五經推廣開來,就可以將鄭玄、馬融、賈逵這些人的經學註解刪繁就簡,選擇精要之處成一註解就夠了。”
曹睿看向曹植的眼睛:“朕認為,學經也只不過是為了國家選拔人才的手段罷了。”
“只要是五經中說的聖人之言,細節之處的版本差異不用糾結。能將五經學懂、學透之人,也定然不是愚笨之輩,用來基層做官還是夠用的。”
“皇叔聽懂朕的話了嗎?”
曹植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隨即微微一笑:“臣聽懂陛下的意思了。”
“朝廷傳授經學,是為了選拔合適之人為大魏做官牧民。至於經學的精微之處,按照鄭玄、馬融還是賈逵的註解都不重要,對朝廷有用即可。”
“而且,最好還要與鄭學有些差異,成為朝廷之經學、大魏之經學。”
“哈哈哈哈。”曹睿笑道:“朕就喜歡與皇叔交談,凡事一點就透。”
曹植沉默幾瞬之後說道:“臣近日聽說陛下曾經兩次去了太學授課,看來是對太學學生多有關心了?”
曹睿點頭道:“太學現在這第一批學生,是朕親自下令從各郡國中挑選的,朕也當然對他們寄予厚望。”
“朕承諾每個季度為太學授課一次,從而希望太學生們能知道朕的意思,並且成材報國罷了。”
曹植又問:“高堂博士和臣說,太學生或許也可為郎?”
曹睿點頭:“正是。”
曹植隨即說道:“既然如此,陛下不妨再賜太學一個名頭好了!”
“什麼名頭?”曹睿問道。
曹植笑著說道:“陛下可以為太學賞賜牌匾,也可以親自作為太學的一名博士。”
“所謂‘天地君親師’,若太學之學子俱是陛下的學生,那陛下還有什麼可以擔憂的呢?”
曹睿狐疑的看了曹植一眼,真不知他是如何想出來這個方法的。大魏皇家學院校長嗎?
曹睿緩緩說道:“皇叔的建議朕知道了,以後再議吧。”
……(本章完